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2日 · 101年 2012 馬英九吳敦義當選第13任正副總統。 102年 2013 臺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臺星經濟合作協定(ASTEP)正式簽訂。 103年 2014 太陽花學運(反服務貿易協議)。

  2. 2017年9月14日 · 1. 基本概念. 權變領導理論,又稱之為「情境權變理論」,係費德勒(F. E. Fiedler)於1951年所提出。 所謂「權變領導」是指: (1) 管理當局必須依情境選擇適當的領導者。 (2) 領導者必須適應情境採取不同的領導方式。 2. LPC量表. 為選擇適當的領導者,並採取合適的領導方式,費德勒設計出「LPC量表」,亦即「最難共事同仁量表」。 依量表統計之分數,可衡量領導者的人格特質與其領導型態的取向,如下: (1) 員工導向的領導者:LPC的分數較高。 (2) 工作導向的領導者:LPC的分數較低。 【三民輔考-行政學完全攻略】 ※諮詢課程,歡迎來電或. 網路諮詢. 百科問與答. 我要留言. 百科討論區. 暫無討論.

  3. 行政院院長 吳敦義請假 副院長 陳 冲代行 內政部部長 江宜樺 第五十四條之一

  4. 2015年12月18日 · 學習百科. 公職考試. 高普初、地特. 地政. 作者:唐恩. 韋伯的「官僚制度」 (bureaucracy),依據他自己的說法是一種「理想型」 (ideal type)。 此一理想完全是建構在「合法權威」 (或稱「正當合理權威」) (legitimate authority)的基礎上。 他認為合法權威的演變,依歷史上的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說明如下: (一)傳統權威 (Traditional authority): 傳統權威來自於對傳統歷史文化的信仰,這是一種世襲的權威,不是憑個人的努力或才能而取得權威,而是靠繼承的力量。 一般人民很自然地服從他們的權威,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二)超人權威 (Charismatic authority):

  5. 2023年6月13日 · 1. 無權利人:指對標的物無處分權之人。 2. 以自己名義:此為與無權代理(以本人名義)最主要不同。 3. 處分行為: 指法律上處分之狹義處分行為,即物權行為、準物權行為,不包含法律上處分之債權行為及事實上處分。 效力. 1. 原則: (1) 經有權利人之承認始生效力(民法第118第1項)。 (2) 經有權利人之拒絕承認而確定不生效力。 (3) 若無權利人就權利標的物為處分後取得其權力者,其處分自始有效。 但不影響原權利人或第三人就該標的物已取得之利益。 若數處分相抵觸時,以最初之處分為有效。 2. 例外:善意受讓制度(權利之即時取得)。 (1) 公示原則: 指物權變動情形,須有讓社會大眾足以辨識之外觀。 此外觀於動產物權為「占有」,不動產物權為「登記」。 (2) 公信原則:

  6. 2017年9月14日 · 百科討論區. 暫無討論. 行政管理技術之衝突管理(解決衝突的途徑)-雷辛(A-Rahim)的論點依據「對自己關心」和「對別人關心」兩大構面,提出五種處理衝突之型態:1-整合:高度關心自己和別人。 此種型態係指,彼此之間以坦誠的方式,共同尋求一項雙方皆可接受的解決方案。 2-取悅:低度關.

  7. 2017年9月14日 · 首頁. 學習百科. 公職考試. 高普初、地特. 一般行政. 作者:唐恩. 顧塞爾指出,現代行政人員除了是一個技術專家之外,亦是一個價值處理者,而且會面臨著如何平衡五大相互競爭之多元行政價值之當代挑戰。 其以「五M」來形容這五項並非經常相容的行政價值: (一)手段 (Means): 執行法律及服從命令是行政人員之職責所在,但因其為高層權威之被動性工具,故其仍要表現出效率、效能、及時與忠誠之行為。 (二)倫理 (Morality): 行政措施要維護正義、平等、誠實、個人權益等高層倫理性價值,而不能僅依據民主而行。 (三)民眾 (Multitude): 行政人員必須立即回應民眾的需求。 (四)市場 (Market): 公共行政要以市場經濟觀念來主導公共規模。 (五)任務 (Mission):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