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9月16日 · 6大症狀要注意. 「格林巴利症候群」為什麼最近成為網路熱搜詞? 原來是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將之增列為AZ疫苗的極罕見副作用。 在台灣,目前也有10人施打AZ疫苗後發生格林巴利症候群。 格林巴利症候群是什麼樣的疾病? 如何治療? 可能留有後遺症嗎? 2021-09-16. .文 / 鄧桂芬. .責任編輯 / 陳祖晴. .出處 / 康健編輯部. .圖片來源 / 許育愷攝. 字級. 收藏. 分享. 格林巴利症候群的英文為Guillain-Barre Syndrome,簡稱為GBS。 亞大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邱新藻曾在接受《康健》採訪時指出,格林巴利症候群是一種病毒或細菌感染後,所導致的急性多發性神經炎。

  2. 2020年10月31日 · 長輩們到底傳些什麼呢?林慶達分析,樂齡族最喜歡的是簡單、便於分享的圖像(38%)及影音訊息 (17%),其中圖像訊息比全體用戶平均多了2.7倍,影音訊息則是超過4倍。

  3. 2012年6月1日 · 目前國內中醫傷科處理的絕大多數症狀都是筋骨痠痛,至於真正有在接骨、而且接得好的中醫少之又少。 「傷科不只是推拿按摩,其實我的診所有點類似急診室功能,扭傷、脫臼、骨折等急性意外傷害都可以處理,」盧文瑞說,有不少患者是先看過西醫、開過刀、打過鋼釘,但復健後手腳還是不靈活,才來求助中醫傷科,可惜的是患者不知道骨折可以先找中醫接骨復位。 他說明,很多人認為受傷急性期不能推拿,但推拿只是傷科手法的一種,傷科手法種類多,有的用來理筋,有的用來矯正復位,並非全都是推拿。 骨傷初期(急性期)、中期、後期要採取的治療方法都不同,如果受傷骨頭斷裂或畸形,應採接骨、正骨手法,脫臼則採入骱手法,並配合固定包紮,讓骨頭在正確位置復原。

  4. 2020年9月24日 · 一年減脂8公斤、增肌2公斤 用「運動健檢」助人練肌力抗老化. 「運動,讓我對行醫有了新思維!. 」家庭醫學科林安民醫師熱愛運動,因為發胖和活力拉警報開始健身,進而創業開診所以「運動健檢」、「運動處方」闢出一片天。. 安民開始接觸肌力訓練,是 ...

    • 共享門診讓糖友「網內互打」,吃得飽血糖也控制得好
    • 重視衛教 是醫師也是老師
    • 每一個初診病人花1小時問診檢查
    • 全台教學傳承經驗

    林瑞祥教授診所的共享門診排在每週三上午,人數約10~12人,由林瑞祥、護理師、衛教師交叉串場,丟出題目,引導病患交流經驗及討論。 「在共享門診,我們儘量引導病友們自己討論,而不是我們講給他們聽」,林瑞祥說,譬如有一次共享門診裡糖友討論到膽固醇的問題,病友甲說他肉跟魚都沒有吃,可是壞的膽固醇還是很高;病友乙馬上提供自己的經驗:不吃麵包改吃饅頭,一個月後壞的膽固醇就降到72;病友丙則發言表示,她最近買了麵包機,發現做麵包都要放很多奶油,常吃麵包膽固醇當然降不下來。你一言我一語,病友甲很快知自己問題所在並做調整。(推薦閱讀:7個潛藏高糖的「健康」食品) 不少病患的飲食問題都在這裡找到解決之道。有一個女性病患因吃了仙草冰血糖升高,嚇得表示不敢再吃,林瑞祥告訴她,仙草本身沒有糖分,問題在糖水,如果她能...

    林瑞祥教授診所隱身在台北市信義路、新生南路口一棟大樓內,是一所很不一樣的糖尿病照護診所。它是台灣醫療奉獻獎得主、醫界尊為「台灣糖尿病之父」的林瑞祥教授兩年半前創立,重視並落實衛教是一大特色,「糖尿病是生活習慣病,需要改變飲食習慣、生活習慣,這些光靠醫師講是沒有用的。讓病人互相學習是最快的方法,初診團體衛教及共享門診能讓糖友互相學習及激勵。」 李佩芬補充說明,糖尿病相連的是全身性的疾病,病患要做的功課非常多,醫護人員沒有辦法跟病人生活在一起,所以要盡最大努力教會病人照顧好自己。但人都有惰性,透過同儕的力量,可以讓糖友彼此加油,一起有自信的對抗糖尿病,「初診團體衛教及共享門診,都是林教授的創新,」有時間就可以參加的共享門診,患者受益尤大,初診團體衛教課則是患者的「先修課」。 到林瑞祥教授診所掛號...

    林瑞祥父母都是留日醫學博士,他在日本出生,後隨父母赴大陸,在國共內戰政局動盪舉家返台,從建中讀到台大醫學系,退伍後赴美國擔任內科住院醫師,第2年到波士頓新英格蘭醫學中心擔任內科糖尿病研究員。後來因緣際會在胰島素發現者之一貝斯特教授邀請下,前往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研究糖尿病16年,1978年應邀返台創立台大醫院糖尿病中心,同時擔任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所長,台灣很多名醫都是他的學生。 台大醫院之後,林瑞祥先後任職台東聖母醫院及新店耕莘醫院,他返台後的行醫生涯都在照顧糖尿病患者,他也是將胰島素引進台灣的第1人,對台灣糖尿病照護厥功至偉,2008年獲台灣醫療典範獎、2015年獲醫療奉獻獎。 林瑞祥看診非常仔細,初診時從家族病史、個人病史到患者的生活起居、飲食習慣,鉅細靡遺,還要做足部、眼底攝影及心電...

    林瑞祥2015年就有共享門診的概念,2016年他帶著李佩芬在耕莘醫院開辦共享門診,1年半的時間,曾經有1個月八成病患ABC三指標都達標,令人振奮。從一對一看診到共享門診,林瑞祥認為這是「從獨白到對話」的過程,門診時跟病人做衛教,常常是醫師獨白而已,得不到病人回應,透過共享門診,醫病雙方產生對話,有效提升糖友對糖尿病的控制。 林瑞祥希望共享門診的模式能推廣到基層醫療院所,2017年年底診所獲得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台灣奉獻鼓勵獎」,林瑞祥將300萬元獎金全投入共享門診的教育推廣,赴基層診教學,也歡迎醫護人員到他的診所觀摩,「我們診所不只看診,還有示範教學的功能,」不只台灣醫學中心及基層診所的醫護人員前去參訪,北京瑞京糖尿病醫院2018年慕名到台北觀摩,2019年10月及12則邀請林瑞祥及李佩芬...

  5. 2017年8月30日 · 分享. 林奶奶照顧失智的丈夫5年,老人照顧老人,格外辛苦,她自己也得了憂鬱症。. 丈夫失智後有暴力傾向,兒女提醒她:「萬一爸爸拿刀砍你,你要趕快跑!. 」林奶奶卻說:「我不會跑,讓他砍吧,這樣痛苦就結束了。. ********. 中年的吳女士,為了照顧失智 ...

  6. 2015年6月1日 · 下午3點40分,彰化員榮醫院二樓心導管室手術台上,躺著一位裝呼吸器的瘦小病人。. 10分鐘前,這位83歲阿公在急診室突然停止呼吸心跳。. 急診醫師立即通知心臟科醫師陳裕峰緊急幫他急救插管,幫阿公做心導管手術。. 2015-06-01. .文 / 貞岑. .出處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