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8月5日 · 15天抖掉內臟脂肪! 超火紅「殭屍體操」做5分鐘讓血管更年輕. 日期:2020 年 8 月 5 日 作者: 王芊淩. 減重不單單只靠飲食而已運動也是關鍵因素日本知名醫學博士古池敏郎曾經也是個肥胖患者靠著正確飲食習慣以及運動方法讓體脂肪降到10%。 他獨到自創的殭屍操不僅風靡日本,更是許多減重患者最喜歡做的運動之一。 別再用太忙當藉口不做運動! 每天練3組像練 30 分鐘.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看過無數患者患有如 糖尿病 、高血脂或高血壓等文明病,這些疾病不能單靠藥物治療,還須配合飲食控管及運動。 可是,不論我怎麼苦口婆心的建議病人該做哪些運動,他們總回一句:「我知道了。 」然後拍拍屁股離開診所。 等他們回診時,我問:「上次說的那些運動,做了嗎? 」得到的回答總是:「沒有耶……。

  2. 2018年8月28日 · 1. 腰部肌群伸展運動 久坐容易讓腰部的肌群緊繃,進而造成骨盆歪斜,伸展運動幫助肌肉放鬆。 髂腰肌伸展方法: 採前弓後箭的姿勢,腰部挺直,伸展15~20秒後換邊,重複5~10次。 下背伸展方法: 採跪趴姿勢,在伸展時深呼吸,維持15~20秒,注意讓下背有延長的感覺。 2. 鍛鍊腹肌運動 腹肌無力的人也會骨盆前傾 ,造成小腹突出。 因此鍛鍊腹肌也是很重要的! 夾物捲腹方法 : 採平躺姿勢,雙手放於身側,膝蓋微彎,雙腿間夾住枕頭或瑜珈球。 腹部慢慢捲起,讓臀部離開地面再慢慢放下,重複15~20次。 腰部有傷者,可改成一般的捲腹運動。 3. 臀部外擴改善運動. 趴姿夾物抬腿方法: 採趴地姿勢,頭枕於手上,臀部用力讓大腿離開地面,注意肚子貼地不拱起,停5秒後緩慢放下,重複15~20次。 延伸閱讀.

  3. 2021年2月20日 · 何時需要做骨髓檢查? 而當我們的血液或血球異常的時候,醫師就會評估是否需要做骨髓檢查。 像是抽血的時候發現有太多不成熟的白血球在血液中,可能是骨髓癌化的徵兆,醫師就會抽取骨髓檢體來看看是否為白血病,進一步了解骨髓造血組織的變化,檢查細胞、染色體跟基因是否正常。 做骨髓檢查可以評估的項目很多,大概可以分成 3 項。 檢查骨髓中鐵的含量、細胞密度、造血細胞成熟的比例是否正常。 確認是否有臨床上的血液疾病,例如,看看惡性腫瘤侵犯骨髓多少百分比,決定白血病的癌症分期。 檢查原發性的血液疾病對治療的反應是否適應,例如,吃藥是否有改善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讓血液中的血小板數量維持在正常的範圍內。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骨髓檢查的 4 大迷思.

  4. 2018年3月7日 · 功效:抑制食慾,可抑制糖尿病的多食症狀。 庭則是足陽明胃經的滎穴,「滎主身熱」,它具有非常好的善祛熱邪功效。 可以抑制多食的症狀。 太溪穴. 位置: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 功效:補腎益氣。 中醫認為糖尿病的根本在於腎陽氣不足,體內的水無法正常排出。 加上降糖藥物帶來的副作用,加重了腎虛症狀,嚴重的可能會導致糖尿病腎病。

    • 泌尿外科不好應付的疾病:慢性骨盆疼痛症候群
    • 常好發於20~50歲的男性
    • 2物理治療有助緩解

    在泌尿科中有一種如鬼魅般困擾的疾病,常會讓男性病患身心受到無比煎熬,這個兇手就是「慢性骨盆疼痛症候群」!簡單來說,這是一種長期持續性骨盆附近的不適感,背後相關的疾病十分多樣,包括慢性攝護腺炎、間質性膀胱炎等,且其機轉也涵蓋各種病因,從感染發炎、神經調控異常到肌肉僵直都有可能,這也加深了診斷以及治療的困難度。 根據歐洲泌尿科醫學會資料顯示,慢性骨盆腔疼痛(chronic pelvic pain,CPP)的定義是,無論男女在骨盆相關的結構中,感到慢性或持續性的疼痛持續6 個月。而慢性骨盆腔疼痛徵候群(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s, CPPS)所涵蓋的範圍又更廣了,包含了男女的泌尿生殖系統、骨骼肌肉、腸道系統,甚至是神經系統,這樣的慢性疼痛帶來負面情緒,會大大的影響到...

    在以往認知中,當男性出現泌尿道症狀或會陰部疼痛時,會以為是因年紀老化的「攝護腺肥大」所引發的,但「慢性骨盆疼痛症候群」發生的年齡層相對低,常常都是在久坐後出現會陰處隱隱作痛,然後出現解尿不順,甚至是射精後疼痛加劇等影響後才會前往泌尿科求治。 大部分就醫的病人臨床表現都不一致,最常見的症狀為疼痛,除了典型的會陰部悶痛,門診間還曾遇過疼動的部位包括陰囊、下腹部、腹股溝附近、陰莖龜頭等處,因此常跟膀胱炎、精索靜脈曲張、副睪丸發炎等搞混。 加上沒有特別的檢查可以明確診斷出「慢性骨盆疼痛症候群」,都需要透過完整的病史詢問及其他相關檢查,如尿液檢查、直腸超音波等來協助排除其他疾病,才能被確立診斷,這也就是泌尿科醫師感到棘手的原因之一。

    因為制病機轉複雜,無法單靠藥物解決,對此,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謝昆霖除建議患者在日常中可進行溫水坐浴來舒緩疼痛外,其次更要搭配生活作息的調整,像是避免久坐等習慣,才能避免疼痛感加劇。謝昆霖醫師也表示,目前在臨床上,也嘗試使用骨盆底磁波治療儀(磁波椅)及低能量體外震波術等二線的物理性治療來幫助患者緩解疼痛: 1. 磁波椅 顧名思義為一張具有密集磁場的椅子,治療時病人只要放輕鬆坐在這張椅子上,上半身要看電視、看報章雜誌、滑手機等皆可,其原理利用磁場作用在深部骨盆附近,活化且放鬆附近的肌肉組織,進而改善症狀。 2. 低能量體外震波術 透過低能量震波來微破壞骨盆腔附近的組織,然後利用身體修復機轉,增加血管內皮新生因子,刺激微血管新生,改善局部血流循環,再加上震波有助放鬆骨盆腔附近肌肉組織,進...

  5. 2021年7月9日 · 許多長輩一旦出現下背、屁股痛,就會認為自己是坐骨神經痛,但你知道嗎,其實坐骨神經痛並不是一個病名,它是一種坐骨神經被壓迫之後的症狀,如果有坐骨神經痛,就醫時該掛哪科,以及常見的症狀有哪些呢?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光輝診所復健科醫師許嘉麟曾提到「比如肩痛是症狀,診斷可能是五十肩,然後用擴張術來治療,坐骨神經痛也是症狀,診斷可能是腰部椎間盤突出,做微創手術就是治療。 許嘉麟也說,因為許多人可能印象中只有坐骨神經痛,就把所有下背痛、屁股痛都自己判斷為「坐骨神經痛」,但壓迫到神經會有特殊的症狀,除了痛之外,還會覺得酸麻、或是怪怪的,這樣是坐骨神經痛的機率才大。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坐骨神經痛不是「病名」是症狀!

  6. 2022年12月6日 · 「運動真的不用有壓力! 」黃世綱強調,只要運動 10 分鐘,即使運動時間只有 10 分鐘,但停止運動後,生長激素仍會持續分泌,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生長激素分泌的量都比平常還多。 也就是說,即使短時間的運動,身體也會產生相應的反應,他希望,孩子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把握機會、積少成多,成長與健康便一定不落人後。 文/陳韋彤 圖/雷思瑜. 延伸閱讀. 健康問 Heho 健康問題歡迎. 傳訊息找解答.

  1. 相關搜尋

    古谷徹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