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2年3月16日 · 常見的症狀包括病人會自覺心悸,有那種「感覺胸口在翻動」、「心臟要跳出來」、「心跳突然停了一下」等感覺,有的人會在久坐後突然站起來心跳加速,或者會胸悶、胸痛、虛弱無力、噁心、頭暈,甚至眼前一黑就昏倒失去意識。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要區別引起不同類型心律不整,關鍵在於發作時不同的心跳特徵,所以應該向醫師仔細描述。 麻煩的是,許多人在心悸發作時趕去醫院求救,等掛了號,見到醫生,心跳又正常了。 想要獲得正確診斷,病人需要自己做些記錄幫助醫生揪出病因。 首先,要學會測量脈搏。 記下出現心悸時的脈搏次數、規不規則? 最好的描述方式,就是用手輕拍、或用嘴巴唱出發生心悸時的心跳狀況給醫生聽。 其次,描述發生心悸時的情形,是突發、還是慢慢發生? 有沒有頭暈、冒冷汗、胸悶等其他症狀?

  2. 2009年12月1日 · 大體說來,「跗骨竇症候群」的痛點比一般前距腓韌帶所造成的疼痛位置下面一點,也比擠壓症候群疼痛的位置再更下面一點,但是,又比腳掌骨關節韌帶損傷的疼痛位置上面一點。 正因為這些症狀的疼痛都在附近,彼此間差距非常的細微,所以很多人腳扭傷,說不清楚,從X光上又看不出來,一般醫生確實很難診斷出正確病因。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跗骨竇位於跟骨、距骨、立方骨跟舟狀骨四塊骨頭中間的位置,在腳踝的最深處,透過韌帶連接,其中佈滿脂肪、神經,若是因為損傷造成跗骨竇內的神經受壓迫、變形,或是裡面的韌帶 (有神經)受損,造成韌帶疼痛,這就是「跗骨竇症候群」,在X光上面當然看不出個所以然,因為它是潛藏在裡面隱隱作痛。 除了特定位置外,「跗骨竇症候群」還有個特性:若將腳底往內往外旋轉會更痛 。

  3. 2019年1月28日 · 更新內容:因先天性心臟病於去年過世的10歲女童綺綺,她生前積極面對人生挑戰的態度感動不少人,綺綺母親更將其所創作的插畫做成LINE貼圖「綺綺的恐龍綺想世界」,盼能把愛心傳下去;而昨(25)日台大婦產科醫師施景中於臉書分享,綺綺媽媽已產下一名女嬰,負責接生的他抱著寶寶問說:「你是綺綺嗎? 」、「記不記得我? 」,貼文曝光後立刻引起網友熱烈迴響。 2019-01-28. .文 / 宛家禾. .出處 / 康健雜誌. .圖片來源 / 林后駿. 字級. 收藏. 分享. (圖/翻攝自 施景中臉書 ) -----(以下為原文) 明知胎兒心臟有缺損仍勇敢生下來,明知每次手術都是大冒險仍得面對,綺綺能化身筆下表情豐富的恐龍,除了全家人的堅強勇敢 ,也因為擁有了滿滿的愛。

  4. 2016年6月1日 · 從零病人到乳癌權威. 身為台大醫院第一位專做乳房外科的醫生,每年為300多名病人手術,被視為乳癌權威之一,很難想像,乳房外科並不是黃俊升當初的第一志願,「我本來考慮過走骨科,」黃俊升坦言,但有學長認為他手法細膩,更適合一般外科,讓他改變初衷,投入甲狀腺癌和乳癌手術。 總醫師訓練後,他到美國進修腫瘤免疫學,返台後先到新光醫院工作1年,然後回到台大醫院擔任乳房外科主治醫師。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不過在人才濟濟的台大醫院,當時年輕的他如同無名小卒,「我第一年回台大時,一個乳癌病人都沒有,」黃俊升回憶。

  5. 2018年11月13日 · 藥害救濟基金會 指出,補品通常是利用中藥材的功效來達到滋補、調整體質的作用;但中藥也是藥, 許多中藥會和西藥產生交互作用,可能導致藥品效果增強、增加副作用發生的機率或藥效不彰,都不利疾病控制。 (圖片來源:藥害救濟基金會) 放大圖請點我. 藥師范曉瑄指出, 冬令進補常見的藥材,像是人蔘、當歸等具有補血、活血作用,若是與阿斯匹林(aspirin)等抗凝血藥物混用,可能會產生交互作用,增加出血風險,另外像薑及薑黃也會影響凝血功能,與藥物併服時也要特別注意。 舉例來說,民眾本身已經有吃阿斯匹林等藥物保持血管通暢,然後又服用像當歸這類活血的藥材,若是不小心受傷,有可能造成出血更嚴重,尤其是年長者應該更加小心。 另外, 人參也會影響到血壓,若和降血壓藥一起服用,恐會減弱藥效 ,使血壓控制不穩定。

  6. 2021年9月17日 ·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院長陳自諒是國內微創治療大腸癌的權威,帶領大腸直腸外科團隊以微創手術出名,不論是一般的腹腔鏡微創手術,甚至是新醫療科技3D腹腔鏡微創手術及達文西機器手臂微創手術都相當卓越,保肛成功率高達9成5。 此外,中國附醫新竹分院在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沈名吟領軍下的痔瘡治療技術也聞名全國,除了南北病患慕名而來,也吸引不少醫師前往學習。 「痔瘡」這個一般人常常難以啟齒的疾病,現在有哪些創新治療方案? 2021-09-17. .文 / 廣告企劃製作. .出處 / 廣告企劃製作.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7. 2018年5月1日 · 2018-05-01. .文 / 康健網編整理.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取自傅達仁臉書. 字級. 收藏. 分享. 事實上,不只傅達仁前往瑞士尋求安樂死,澳洲高齡104歲的生態與植物學專家大衛.古道爾博士(Dr David Goodall)也已在今年(107年)5月初於瑞士接受安樂死。 雖然古道爾沒有罹患不治之症,但衰老使他的生活品質大幅惡化,曾形容如同一場沒有盡頭的病,很遺憾活到這個年齡。 (傅達仁在臉書中提到,已和家人前往瑞士,而且「仗已打完」,要繼續完成「最後的心願」。 圖片來源:取自傅達仁臉書) 代價逾1萬美元 申請到執行約需3個月. 到底瑞士的安樂死是怎麼一回事? 為何不少人紛紛前往瑞士展開「求死之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