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7日 · 韓國總統尹錫悅近期宣佈了一項高達 190 億美元的補助計畫希望促進韓國當地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尹錫悅特別強調該投資所目標的領域之一就是處理器因為韓國公司目前在 CPU 和 GPU 製造上,仍然遠遠落後於產業領導者台積電。 尹錫悅說,雖然韓國在記憶體生產領域佔據主導地位長達 30 年,但是為了製造 CPU 和 GPU,未來韓國仍將傾盡全國之力加強發展。 自從疫情暴露出科技供應鏈的脆弱性以來,美國和中國等國家都加強了對半導體產業的關注,人工智慧的蓬勃發展也讓 CPU 和 GPU 的地位變得更加重要。 此外,台灣最近頻繁發生的地震,也讓外界對生產世界最先進晶片的台積電,多增添了一絲隱憂。

  2. 2024年5月16日 · 難以閒聊的三種原因. 對閒聊很不擅長的情形,可以分為幾種模式。 (其實,不用勉強自己硬要跟別人閒聊也沒關係,以下內容是給「真心希望學會如何閒聊」的人閱讀的。 (1)其實跟那個人處不來. 當你覺得其實跟那個人處不來,或是覺得就算聊天也搭不太上線,這時你真正的想法,可能是「對對方沒什麼興趣,也不想扯上關係」。 當你發現在職場上的同事中,有很多自己處不來的人,說不定是因為職務本身並非是你真正想做的工作。 像是很喜歡跟人說話、也很適合做業務或接待客人的人,認為自己「不擅長細節作業」卻做著辦公室的工作,結果跟辦公室的同事們話不投機,反而跟業務人員交情較好,也是有這樣的情形。 當你在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時,就容易跟周遭的人價值觀不合。

  3. 2017年8月2日 · 你是神經纖細敏感的人。 高敏感族能感受到事物細微的重點,接收到資訊會一路直達內心深處。 他們也擁有豐富的幻想力,並具備把事物描繪得栩栩如生的想像力,還會以自外界獲取的資訊為基礎,天馬行空地發展各種想像。 高敏感族的大腦轉速過快,所以他們腦中的「硬碟記憶體」要比一般人的更快滿,更容易受到過度刺激。 我自己的狀況是,當接收到太多資訊時,常有那種已超過我腦容量負荷的感覺。 特別是有陌生人在的時候,大概不出三十分鐘或一小時腦容量就滿了。 我可以忍耐著繼續傾聽下去,還假裝出一副樂在其中的樣子,但這其實極度消耗體力,而且在那之後會累得一塌糊塗。 我想,當然不太有人會喜歡被過度刺激,但高敏感族尤其對刺激難以忍受,這會弄得他們心煩意亂。

    • 現象一:資訊無國界,全球就是在地
    • 現象二:利益團體的積極倡議行動
    • 現象三:民意代表為民喉舌的行動力
    • 現象四:社會大眾的公民行動力越來越強
    • 現象五:自由、競爭又愛爆料的媒體生態
    • 現象六: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
    • 危機管理≠應付媒體!該怎麼面對可能發生的危機?

    無遠弗屆的網際網路,讓全球資訊可以即時發生在世界每一個角落,完全沒有時差。今天在美國發生的危機,一段網路影片、一則推特文字,再加上網路媒體即時的報導,很快地就可以延燒至全世界。 2017 年 4 月 9 日,一架從芝加哥飛往路易維爾的聯合航空班機,面臨飛機滿載的情況。由於所有客人都上了飛機,但又必須送聯航 4 名員工至路易維爾,因此聯航提供自願離席乘客極佳的代金券,和酒店住宿補助。 在持續加碼補助之後,沒有乘客願意離開。於是聯航依照慣例,隨機抽選出 4 名乘客。這當中 69 歲美籍華裔越南人乘客杜成德醫生,稱次日須出診拒絕離席,航班機組便通知機場的芝加哥航空警察上機處理。於是爆發了此起全球知名的危機事件。 在過程中,航警使用暴力拖拽的方式,讓乘客頭部受傷,立即被同機旅客拍下並上傳至網路,引起...

    依據內政部統計數字,全台有 5 萬 5 千多個登記有案的人民團體,這當中包括政治類型(如政黨、政治團體)、經濟類型(如漁會、工會等)、社會類型(如綠色和平組織、主婦聯盟、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等)。 利益團體之所以存在,主要是擁有相同利益的一群人,希望透過有策略、系統與步驟的行動,向政府、社會或企業提出所主張的訴求,以爭取團體及其成員利益,如離岸風電的漁民補貼,或者公眾利益,如抗爭養雞場設立,甚至影響制定公共政策,如藻礁公投。 在共同利益的驅使之下,利益團體固然對社會有正面的影響力,但對企業也造成一定程度的壓力。面對突如其來的抗議行動,倘若企業平常缺乏與利益團體打交道的經驗,不知道如何妥善地對話,或者採取具體的解決方案,極有可能讓議題變危機。 最嚴重的狀況有可能引發社會大眾的負面觀感,讓企業的聲譽...

    台灣民意代表的威力是造成企業危機的重要來源。全台高達 113 位立法委員來自不同黨派、地區或族群選出來的代表。對他們而言,為民喉舌是天經地義的事,也是重要的選民服務項目,更是凸顯自己服務績效,增加曝光,為下一任選舉鋪路的重要行動。 一般而言,這類的服務案件包含企業違法事件、不當管理行為、產品不實廣告、消費者身體、金錢或權益受損等。民代大多會透過受害者或線民提供資訊,請助理進行調查,收集更多案例,再評估是否有放大議題的可能性,進而透過媒體記者會大肆報導。 對企業而言,民代會關心的案件其實通常都是「懸而未決的組織問題或議題」,而且因為選票的緣故,大多會與民眾息息相關。倘若沒有妥善處理,再加上媒體記者的大肆報導,很可能造成單純議題立刻升高為危機層次。於是,大鯨魚(企業)對小蝦米(民眾)的戲碼因此一...

    長久以來,台灣社會運動有其傳統優良的歷史。從早期政治訴求、司法改革、勞工運動、環保運動、性別平權運動,乃至於食安運動等,台灣大眾的公民行動力越來越強。 自 1980 年代以來,太陽花學運算是最大規模的公民行動,這也是當時政府所面對最大的危機事件。這場由大學生發起,再加上公民團體參與的社會運動,以抗議「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遭強行通過審查為主要訴求。 從 2014 年 3 月 18 日到 4 月 10 日長達 23 天,這群太陽花學運的大學生占領了立法院,甚至一度嘗試占領行政院,持續地以各式各樣的媒體管道,傳達這場社會運動的觀點。 若從危機管理的角度來看,在排除政治權力鬥爭等因素,重新檢視當時政府處理的狀況,整個事件不僅缺乏危機管理的負責人,究竟是王金平、江宜樺,還是馬英九?也缺乏與利益關係人...

    無國界記者組織所發表「2021 世界新聞自由指數」報告,台灣在亞洲名列第二,僅次於韓國,為新聞自由度最高的亞洲國家之一。在自由的新聞環境之下,台灣新聞媒體面對激烈的競爭,誕生了特殊的生態。這當中包括: . 隨時可見的爆料文化思維 自壹週刊、蘋果日報登台之後,爆料文化的做法深深地影響台灣平面、網路與電視媒體。所有主流媒體都有爆料專線、網站或電郵等,某些媒體甚至還有獎金鼓勵拍照、拍片上傳,鼓勵民眾提供素材。 在媒體競爭搶獨家的壓力下,查證過程又與時間賽跑,未必周延,負面爆料很容易在當下就成為即時危機。 .負面批判簡化事實報導 在面對危機新聞,台灣部分媒體傾向以負面批判、簡化事實、放大爭議、同情弱勢,甚至以連續劇方式進行報導。這讓企業進行危機管理更加棘手,通常需要依賴比較具體的道歉行動才能化解。 ...

    根據全球知名 We Are Social 和 Hootsuite 2021 年報告統計,全球 53% 的人都在用社群,台灣位居全球第三名,僅次於美國、南韓,高達 88.1% 人都使用社群媒體。 社群媒體最大的特色在於全民參與,再加上吃到飽的手機上網,台灣鄉民完全可以即時又方便地產生內容,無論是正面或負面。這也成為危機新聞的最佳溫床。 在台灣媒體競爭的推波助瀾之下,當缺少新聞時,鄉民們的抱怨、申訴或爆料,很容易變成一條條的新聞。 從爆料公社、爆怨公社、PTT、Dcard、靠北 XX 等各式社群平台,每天都有大量鄉民所產製的內容,被網路媒體或電視媒體採用分享,再透過臉書分享或 LINE 推播,隨後再加上媒體生態圈的助攻,於是產生一齣危機連續劇。 ♦ TO 推薦閱讀:PTT 網友分享華碩超雷面試經...

    當危機如此容易發生,又具有突發、緊急與負面的特性,企業該如預防與面對? 在從事公關顧問期間,我的工作就是協助企業建立與保護(Promote and Protect)聲譽的品牌管家。 在太平盛世協助企業建立正面形象,但在出事狀況就必須協助企業保護聲譽,如何度過危機並且重新站起來,進而修復聲譽。 我一直相信公關最大的價值就是危機管理,特別在企業風雨飄搖的時刻,需要一位值得信任又有經驗的夥伴,協助度過重重的難關。然而在危機管理的現場,我發現企業董事長、總經理等高階主管,經常會有下列的迷思: . 危機處理就是公關部門把媒體搞定即可。 . 我們企業沒有做錯事,為什麼媒體要這樣批評? . 我們請妳來就是搞定媒體,不要負面消息見報。 上述思維窄化危機的影響性,只從應付媒體的技術層次思考,忽略了從企業經營管...

  4. 2018年1月19日 · VO 精選好書 2018-01-19. 《VO》導讀: 對周遭事物的感受比一般人纖細敏感,也通常比一般人更有觀察力和創造力。 美國精神分析專家 Elaine N.Aron 曾說過,全世界每 5 人當中,就有一人是高敏感族。 你的孩子有以下特徵嗎? (責任編輯:李恬芳) 文/日本神經科醫師 長沼睦雄. 比人敏感的人都擁有這四個特徵,所以若不符合這四點,應該就不具有這裡所說的「比人敏感」特質。 而這四個特徵如下: D(深度處理: Depth of processing) O(容易過度接受刺激: being easily Overstimulated) E( 情緒反應大、尤其是同理心很強: being both Emotionally reactive generally.

  5. 2020年10月19日 · 為了增加安全感,首先最重要的任務是降低「思考疲勞」與「緊張疲勞」的頻率 。 我們先來看看,高人在工作上容易遭受壓力影響最具代表性的「場合、狀況別」的因應方法。 克服多工任務的簡單習慣. 我第一個要舉的狀況是,高人在同時間內多項任務重疊時陷入焦慮不安。 正在做文件時,諮詢的電話響了,工作被迫打斷。 好不容易接完電話想再回來做文件時,開會時間到了,會後發現自己的工作清單又增加了…… 高人多半不擅長應付多工任務。 甚至有人表示一次被交付太多工作時很容易恐慌。 高人的心靈觸角擴及各個層面,每件事都經過深思熟慮才著手工作。 他們最擅長全神貫注於每個單項工作,並將完成度做到極致。 另一方面,多工任務的特性是廣泛但不深入地縱觀全局,一旦覺察哪個工作待解決便可迅速切換工作模式。

  6. 2021年2月22日 · 促轉會統計,根據台灣轉型正義資料庫最新的統計資料,有 10 名軍法官在威權統治時期判處大量的死刑,死刑者共達 1,153 人;其中,當時的軍法官殷敬文共判決 203 次死刑、彭國壎 181 次、范明 167 次。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26 日將在台大社科院舉行「解碼壓迫體制,台灣轉型正義資料庫研究成果發表會」,並在臉書粉絲團上 表示 ,根據資料庫最新統計資料,有 10 名軍法官在威權統治時期判處大量死刑,依序是:殷敬文、彭國壎、范明、周咸慶、王名馴、邢炎初、鄭有齡、甘勵行、陳慶粹、解寄寒。 促轉會指出,從資料庫上萬筆軍事審判案件中,終審判處死刑者共達 1,153 人,但為何是這幾名軍法官判處的死刑最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