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6月5日 · 1. 比要求的至少多做10%; 2. 永不對不了解的事情發表意見,注意個人紀律; 3. 始終保持禮貌和細心. 4. 别挑毛病、別抱怨,保持建設性、批判性. 5. 當您掌握做出決定的事實時,不要害怕作決定. 6. 盡可能量化. 7. 思想保持開明,同時要持懷疑態度. 8. 要迅速. 向聰明的人學習. 然而,這8個守則沒有令他一夜成名。 倫道夫回憶,他沒有想過會成為企業家,最初他只是一名失敗的地產經紀,「23歲時,我可能是全紐約最差的房地產經紀,那時沒有人買樓,8個月內,我的銷售額是零。 之後,他去了一間樂譜公司擔任行政助理。

  2. 2021年2月26日 · 在查戶籍的工作期間遇上中學校花,卻發現昔日女神已飽歷風霜成為神女。 幻想的破滅,才觸發他反思人生意義。 納豆正是憑演出這個迷失角色而奪金馬最佳男配角獎。 《麥娜絲》也許在手法上不及《普拉斯》那樣令人驚艷,一次過呈現4種大叔心境也略嫌篇幅不足,未夠深入,但種種人生荒誕以至寫實的處境,卻肯定有充夠彈藥令觀眾又笑又哭。 點擊圖片放大. +2. 戲中電風慨嘆:「把事情做對跟做好的差別,就是一個會升官一個不會。 」戲末黃信堯的旁白則總結說:「我們總相信自己身上有一雙翅膀,只要肯努力,一定可以展翅高飛,但過了40歲,慢慢可以理解,原來我們其實只是一隻雞。 」紛的金句,總有一句刺痛中年大叔的心。 撰文 : 胡慧雯.

  3. 2019年7月17日 · 10隻可扣稅延期年金計劃比較. 合資格延期年金由4月1日推出至今一共有10隻計劃獲批推出市面合資格延期年金最大的特色是可以扣稅每年每位投保人最高可享8,000元扣稅額。 有興趣投保的人士宜先比較一下各種計劃的內容。 【延伸閱讀】: 延期年金未必個個啱 兩項風險要謹記. 綜合比較下,現時10隻合資格延期年金的計劃差異頗大,以投保年齡計算,約有一半計劃只限40歲或以上的中年人士投保。 比較年金期,大多數計劃都是派10到20年的年金金額。 若投保人擔心自己「太長命」,其中「中銀人壽延期年金計劃(終身)」、「滙豐盈達延期年金計劃」及「中國人壽優暇人生延期年金計劃」分別設有終身、直至99歲及直至108歲的年金期。

  4. 2020年3月12日 · 50歲至60歲期間的保證年金收入,少數QDAP的年金派發期剛好在這 10年,可在這部分佔優; 於60歲退保的保證現金,這只適用於60歲時未派完年金的產品。 延續上例,投保人以相同的總供款起步,到60歲時,榜首的忠意Generali稅悅保延期年金的總保證回報10,777美元,加上扣稅額後達17,577美元。 【延伸閱讀】 【延期年金】扣稅買年金? 比較3大延期年金回報. 由此可見,即使QDAP給予投保人扣稅優惠,大家仍要比較產品本身的回報,不要為慳稅胡亂投保。 另再次提醒,要了解投保QDAP目的,上述個案針對60歲或之前的回報,如果想了解QDAP其他中期時段(如65歲、70歲時)的儲蓄回報可瀏覽 10Life網站 ,有更詳盡的產品比較。

  5. 2021年7月21日 · 姓名陳先生. 年齡:61歲. 職業:兼職管理顧問. 家庭:已婚,有一已成年孩子. 【現有資產】 港元存款:100萬元. 股票:150萬元. 退休金累算權益:400萬元. 資產總值:650萬元. 【每月收支】 每月收入:3萬元. 個人及家庭開支:2萬元. 【每月結餘】 盈餘:1萬元. 陳先生退休前工作忙碌未有認真管理財政每月薪水扣除家庭各項支出及孩子教育開支後所餘無幾。 過往陳先生對投資態度保守,對投資產品認識不多,現時持有資產主要是現金及股票。 股票組合以收息為主,其中50萬元是銀行股,其餘是不同類別的股票。 隨着孩子長大,家庭開支相對減少,陳先生着重維持夫婦身體健康狀況,以及打算一年去4次旅行,並預留小部分資金去投資股票。 收息須留意股價波動.

  6. 2021年10月15日 · 他在2000年毅然放棄金融界高職,投身成為全職獨立股評人,以服務小投資者的利益為己任,是現時香港受歡迎及具權威的投資專家之一。 播出日期:9月6日至9月10日. 第一集: 陳永陸港股未言見底 關鍵時機睇幾時? 第二集: 「一手蟹貨就無謂愈溝愈淡」 陳永陸下半年宜選穩健高息股. 第三集: 美股會爆嗎? 陳永陸解構港美股市關係. 第四集: 陳永陸的收息股心水! 點睇樓市前景? 第五集: 陸叔輸得甘才有深刻教訓 「哭股喪」不如積極研究應對策略. 簡志健(紅猴)

  7. 2018年12月19日 · 這問題一直受到熱烈討論。 有調查發現,香港人正面對的退休儲蓄差額相當於12.5年的現時個人收入,亞洲區內第二。 宏利公布最新投資者意向指數(MISI),訪問了503名香港人,發現香港受訪者擁有2.9年現時個人收入的退休儲蓄金額,但港人對退休所需金額的預期高達15.4年,當中出現12.5年的儲蓄缺口,缺口是亞洲第二高。 宏利財富及資產管理(亞洲)零售財富分銷區域主管李錦榮認為,這缺口的出現是因為本港房地產的負擔重,不少港人的收入主要用於供樓,令可儲蓄的收入減少。 另外,對於要儲蓄多少金額才足夠退休,25%受訪者認為要300萬至500萬,22%認為是500萬至1,000萬,總體受訪者的平均數是約650萬。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