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4月26日 · 文男 /. 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博士,專長領域為高科技產業趨勢分析及策略規劃。. 現為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產業顧問、台灣大學商學所兼任教授及經濟日報社論主筆。. #職涯規畫. 別讓過去的成就綁架你!. 2 項重要提醒,助你適應轉職 ...

    • 刻意練習需要「明確目標」
    • 刻意練習需要「極度專注」
    • 刻意練習需要「包含反饋」
    • 刻意練習需要「走出舒適區」

    「連續投三次球都空心。」 「連續談三次完整的曲子都沒有錯誤。」 這就是刻意練習所謂的「明確目標」,你得為自己設定一個標準,如此才能確定練習有沒有「效果」。舉個例子來說,曾有一位女生,問馬拉松教練說:「你都說要多練習,成績就會進步。但我已經天天跑步5年了,成績依然沒有變化。所以是我沒有天份嗎?」 教練疑惑的看她:「你跑步都是怎樣跑?」 女生:「就邊聽音樂,邊跑摟。」 教練又問:「你都沒有設定這次跑步要進步多少,或是要跑多少時間以內嗎?」 女生回:「當然沒有,我又不是選手。為什麼要訓練這麼嚴苛?」 教練才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長期的進步必須拆分成短期的目標。依靠每次達成短期目標,累積才能成就長期目標。所以沒有設定目標的慢跑,只能維持體態和保持健康,成績要變好是很困難的。」 練習如果想要有效果,...

    如果你再走神,或者很放鬆,並且只為了好玩,你可能不會進步。 這就是為什麼要把目標拆分得很仔細,因為長時間的練習,幾乎無法全程保持專注。事實上,人能維持專注的時間僅僅只有40至50分鐘而已。同時,目標太大,也很難衡量每次練習是否有效果。 像是25分鐘跑5公里,如果每5分鐘觀察心律與時間,就更容易達成目標。同時,也等於每5分鐘就確認一次有沒有達成短期目標,讓自己可以觀察體力分配等問題,也更容易找到無法在25分鐘內跑完5公里的原因。 但如果只是訂立25分鐘跑5公里,有邊聽音樂邊跑步的人就能理解,思緒一下就飛走了。下次回神可能是Nike Plus提醒你跑一公里或一英里的時候。這樣沒有專注於練習之上,怎麼可能發現問題所在?更不用說針對問題解決,並達成目標了。

    有了目標,同時又專注練習。就很容易在練習中發現,某件事自己做得對不對,如果不對,又是錯在哪裡。 像是跑完5公里,發現超過25分鐘,就可以回頭觀察是體力分配不好嗎?那在每5分鐘的成績,是否符合標準,如果不符合是哪一階段不符合。為什麼那時體力不足了,是喘不過氣還是肌力不夠。這樣的問題是因為前面跑太快嗎? 標準愈細,練習愈專注,就愈容易發現問題出在哪裡,如此就更容易達成目標。所以,不論你在努力做什麼事,都需要反饋來辨別你在哪方面還有不足,以及為什麼會存在這些不足。

    最後,就是在達成目標後,設立一個新目標。假設,你計畫一年後跑半程馬拉松,並計劃要跑到兩小時內。那第一個月可能5公里要跑進25分,在第一月結束後你成功達成目標。就要在第二個月把時間再往前提30秒或是1分鐘。 如此反覆跨出自己的舒適區,但又沒有超越自己的極限很遠。就能持續推動自己進步,最終達成長期目標。

  2. 2019年5月3日 · 品牌國際化是場難打的仗, Liv 全球資深行銷經理立慈(圖)與團隊,把女性自行車銷到海外 38 國,還獲英國自行車雜誌頒為年度最佳品牌。 (本文出自《經理人月刊》2019 年 3 月號,特別企畫:品牌管理)

  3. 2017年9月18日 · ALT Summit. 5 年就當上執行長! 從 Google 離職,她用一封客訴信從顧客變 CEO.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打開服裝搭配網站 Polyvore 共同創辦人傑絲.李(Jess Lee)的 Instagram,幾乎都是她去漫畫展角色扮演的照片,不仔細看還以為開錯帳號,和一般人對執行長的認知差很大,就連 LinkedIn 的封面照他都穿著一身兔子裝。 事實上,愛看漫畫也愛畫漫畫的她,原本想念藝術學校,但爸媽是傳統的亞洲父母,她才選擇更「傳統」的路,到史丹佛大學念電腦工程。 不過接觸程式才發現,程式某種程度也和藝術創作有點像,她形容:「就像你擁有能打造所有事的超能力。

  4. 2017年7月3日 · 女性較容易在職場受到不公平待遇。例如薪資和升遷比不上男性、高階主管不到20%是女性,學者對於這方面的探討,可謂汗牛充棟。有些人認為,女性在職場上受到歧視,是因為家庭因素,在工作上的知識與經驗比男性要少,所以在職場表現無法與男性比。但是真的如此嗎?我們先來看看女性在職場 ...

  5. 2020年2月6日 · 1. 自戀型人格(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患得患失;眼中只有自己,會把所有人當成自己對待,所以會過度關心、沒有界線,如果發現別人跟自己切割,通常會崩潰。 經理人月刊 第 182 期. 2. 戲劇型人格(histrionic personality) 情緒、行為反應變化極快;想成為眾人焦點,會主動用各種方式吸引別人的注意。 經理人月刊 第 182 期. 3. 反社會型人格(antisocial personality) 無法服從社會常規,會慣性說謊;無法事先規畫,行為躁動具攻擊性;缺乏反省能力,會合理化自己加諸於他人的傷害或威脅。 經理人月刊 第 182 期. 4. 邊緣型人格(borderline personality)

  6. 2021年12月6日 · OJT(On the Job Training,在職訓練)是透過現場的工作提升部屬能力的指導法,其基本概念已在日本二戰名將山本五十六的名言表達得淋漓盡致。 「做給他看,說給他聽,讓他嘗試,給予讚美,就能打動人心。 跟他溝通,聽他說話,對他認同,交託任務,就能讓人成長。 對他做的事以感謝的態度關注,加以信任,就會讓人拿出成果。 要解釋得更詳細一點,就是以下我總結的 10 個項目。 延伸閱讀: 帶人不能只靠「搏感情」! 周品均:我曾把團隊想成大家庭,卻讓更多同事受累. 打動部屬的 10 個祕訣. 1. 上司做給部屬看: 光是讓部屬看手冊,當事人其實難以理解不能具體想像的事物。 因此首先要由上司親自示範。 2. 上司說給部屬聽: 這也要以淺顯的話語說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