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神秀(606年—706年),俗姓李,洛阳 尉氏人,唐朝禪宗大師。 禪宗五祖 弘忍 首座弟子,為 汉传佛教 禅宗 的 北宗 开创者。 其教義傳遍西京 長安 、東京 洛邑 ,並曾獲得 武后 、 中宗 、 睿宗 三帝之 皈依 ,有「两京 法主 、三帝 門師 」 [1] 之尊號 ...

  2. 神秀. 9 種語言. 臺灣正體. 工具. 神秀 (606年—706年),俗姓 李 , 洛陽 尉氏 人,唐朝 禪宗 大師。 禪宗五祖 弘忍 首座弟子,為 漢傳佛教 禪宗 的 北宗 開創者。 其教義傳遍西京 長安 、東京 洛邑 ,並曾獲得 武后 、 中宗 、 睿宗 三帝之 皈依 ,有「兩京 法主 、三帝 門師 」 [1] 之尊號,諡 大通禪師 ,當時與其同修 惠能 分庭抗禮,有 南能北秀 之稱 [2] 。 生平 [ 編輯] 神秀生於 隋 末,早年博覽經史,聰敏多聞,少年 剃髮 出家,在禪宗五祖 弘忍 門下,稱為上座;以「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一偈,表示對教義的理解,但沒有得到弘忍的讚許。 唐 武德 八年(625年)在 洛陽 天宮寺 受 具足戒 。

  3. 神秀身為上座,呈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有一天,惠能舂米的時候,聽到大家在誦讀此偈,他不知道偈頌書寫在哪個地方,就請一位童子帶他到布告欄前面。 惠能看著大家高興地讀著偈頌,就說:「我也想寫一個偈頌,你們可不可以幫我寫? 」有人問:「你不會自己寫嗎? 」惠能說:「我不認得字啊! 你們幫我寫,好嗎? 」有一位做過官的張先生說:「沒有關係,你唸,我來幫你寫。 」惠能唸了一個偈頌:「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此與神秀的偈頌相對比,寫的東西是一樣的,只是一個「拭」;一個「無」。 一個是從正面看的;一個是否定的。 惠能的偈頌一寫上去,群情譁然。 五祖弘忍大師從公布欄前走過,他一看就知道惠能偈頌的境界,與之前的有很大的不同。

  4. 2023年11月3日 · 大陆简体. 工具. 神秀 (606年—706年),俗姓 李 , 洛阳 尉氏 人,唐朝 禅宗 大师。 禅宗五祖 弘忍 首座弟子,为 汉传佛教 禅宗 的 北宗 开创者。 其教义传遍西京 长安 、东京 洛邑 ,并曾获得 武后 、 中宗 、 睿宗 三帝之 皈依 ,有“两京 法主 、三帝 门师 ” [1] 之尊号,谥 大通禅师 ,当时与其同修 惠能 分庭抗礼,有 南能北秀 之称 [2] 。 生平 [ 编辑] 神秀生于 隋 末,早年博览经史,聪敏多闻,少年 剃发 出家,在禅宗五祖 弘忍 门下,称为上座;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一偈,表示对教义的理解,但没有得到弘忍的赞许。 唐 武德 八年(625年)在 洛阳 天宫寺 受 具足戒 。

  5. 神龍元年(公元705年),中宗派遣內侍薛簡,召師至京師,師稱疾,固辭未往,帝乃敕賜磨衲袈裟等物,並敕改寶林寺為中興寺,由韶州刺史重修,又賜額為法泉寺,並把六祖在新州時的居所改建為國恩寺。

  6. 其他人也問了

  7. 神秀 (公元606~公元706)唐代高僧,禅宗五祖 弘忍 弟子,北宗禅创始人。. 俗姓李,汴州尉氏(今河南 开封 尉氏)人。. 少习经史,博学多闻。. 年轻时博览群书,隋朝末年出家当和尚。. 后来碰上蕲州双峰山东山寺和尚弘忍,以每天定时静坐、排除一切杂念 ...

  8. 北禅神秀:武则天奉他为国师,100岁高龄圆寂,被误解千年的宗师. 神秀大师与六祖慧能,是中国佛教史上绕不过去的两个人物。. 千年以来,关于他们之间恩怨的讨论也从未平息。. “五祖弘忍传衣钵给六祖慧能,神秀欲加害于他,连夜奔走他乡。. 这个颇具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