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霍华德·马丁·特明 (英語: Howard Martin Temin ,1934年12月10日—1994年2月9日),美国 遗传学家 。 1970年代他在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研究 逆转录酶 ,由于发现肿瘤病毒与细胞遗传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与 戴维·巴尔的摩 、 罗纳托·杜尔贝科 一起获得1975年的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事實上,特明聘僱的博士後研究員水谷哲(Satoshi Mizutani)才是發現 逆转录酶 的論文第一作者。 此事成為著名的 諾貝爾獎爭議 之一 [1] 。 参考资料. ^ H. M. Temin and S. Mizutani.

  2. 2024年2月9日 · 霍華德·馬丁·特明(英語: Howard Martin Temin,1934年12月10日—1994年2月9日),美國遺傳學家。 1970年代他在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 研究 逆轉錄酶 ,由於發現腫瘤病毒與細胞遺傳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而與 戴維·巴爾的摩 、 羅納托·杜爾貝科 一起獲得1975 ...

  3. 1994年2月9日 · 歷史上的今天即1934年12月10日,美國病毒學家、遺傳學家霍華德·馬丁·特明(Howard Martin Temin,1934.12.10-1994.2.9)出生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 霍華德的父親是一名律師,母親是是積極參與公民教育事業的志願者。

  4. 2024年2月9日 · 霍华德·马·特明 (英語: Howard Martin Temin ,1934年12月10日—1994年2月9日),美国 遗传学家 。 1970年代他在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研究 逆转录酶 ,由于发现肿瘤病毒与细胞遗传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与 戴维·巴尔的摩 、 罗纳托·杜尔贝科 一起获得1975年的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事實上,特明聘僱的博士後研究員水谷哲(Satoshi Mizutani)才是發現 逆转录酶 的論文第一作者。 此事成為著名的 諾貝爾獎爭議 之一 [1] 。 参考资料 [ 编辑] ^ H. M. Temin and S. Mizutani.

  5. 前病毒假說(provirus hypothesis)是由美國科學家霍華德·馬丁·特明(Howard Martin Temin)提出的一種假說,認為RNA病毒進人宿主細胞後,首先將RNA複製出DNA(此時的DNA... 大衛·巴爾的摩 他還在那兒遇見了他後來的同事霍華德·馬丁·特明(Howard Martin Temin)。

  6. 霍華德·馬丁·特明(Howard Martin Temin,1934年12月10日-1994年2月9日,美國遺傳學家。1970年代他在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研究轉錄酶,由於發現腫瘤病毒與細胞遺傳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而與戴維·巴爾的摩、羅納托·杜爾貝科一起獲得1975年的諾貝爾

  7. 霍華德·馬丁·特明 (英語: Howard Martin Temin ,1934年12月10日—1994年2月9日),美國 遺傳學家 。. 1970年代他在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 研究 逆轉錄酶 ,由於發現腫瘤病毒與細胞遺傳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而與 戴維·巴爾的摩 、 羅納托·杜爾貝科 一起獲得1975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