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翁啟惠 (英語: Chi-Huey Wong ,1948年8月3日 — ),前 中央研究院 院長,是出生 臺灣 嘉義縣 的 化學家 ,專長 生物化學 、 有機 及合成化學,首創透過程式化自動合成 多醣 分子、以 酵素 技術大量合成複雜多醣體及 醣蛋白 等研究。 現任 斯克里普斯研究所 化學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合聘特聘研究員及 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 會長,亦為 中央研究院院士 、 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 院士、 美國國家科學院 院士、美國發明家學院院士、 歐洲分子生物學 外籍院士及 工業技術研究院 院士。 2014年在有關 醣分子 合成及醣 蛋白 的傑出研究獲得 沃爾夫化學獎 [2] 、2015年獲得 英國皇家化學會 羅賓遜獎、2021年再獲得 威爾許化學獎 [3] 。

  2. 2018年12月28日 · 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被控,私自將中研院技術移轉給「浩鼎生技」並收受浩鼎股票,涉犯貪污收賄罪。. 歷經2年偵審,翁啟惠多次出庭捍衛清白,還 ...

  3. 翁啟惠 (英語: Chi-Huey Wong ,1948年8月3日 — ),前 中央研究院 院長,是出生 臺灣 嘉義縣 的 化學家 ,專 生物化學 、 有機 及合成化學,首創透過程式化自動合成 多醣 分子、以 酵素 技術大量合成複雜多醣體及 醣蛋白 等研究。 現任 斯克里普斯研究所 化學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合聘特聘研究員及 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 會長,亦為 中央研究院院士 、 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 院士、 美國國家科學院 院士、美國發明家學院院士、 歐洲分子生物學 外籍院士及 工業技術研究院 院士。 2014年在有關 醣分子 合成及醣 蛋白 的傑出研究獲得 沃爾夫化學獎 [2] 、2015年獲得 英國皇家化學會 羅賓遜獎、2021年再獲得 威爾許化學獎 [3] 。

  4. 2022年10月5日 · 多年被看好能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翁啟惠,其實從小非天才型學生,是在高中時熱愛動手做實驗,深受老師讚賞,就此埋下研究種子。 他還曾在升學大學時受挫,好在後來遇上恩師,帶來人生關鍵轉折。

  5. 2019年1月2日 · 浩鼎案是中研院第一起針對技轉(技術轉移)案正式起訴的刑事官司,從二 一六年四月十五日檢調發動搜索,到一審宣判「翁啟惠念慈貪污罪無罪」,九百八十七天的調查與審判,「複雜」是所有人面對案情的第一個印象。

  6. 2019年3月7日 · 翁啟惠既開發了可以量產的方法,也指出了免疫途徑,未來在新藥研發上大有可為 國際科學社群對翁啟惠領獎,早有共識。 2014年,翁啟惠得到以色列沃爾夫化學獎(Wolf Prize),

  7. 2021年9月8日 · 9月初,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獲得世界3大化學獎之一的威爾許化學獎(獎金50萬美元),表彰他在化學生物、合成化學及醣分子科學的原創貢獻。原本,翁啟惠在2016年就能獲此獎項,但當年因浩鼎案,翁啟惠無法出國受獎而錯過。「沒想到今年頒給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