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4日 · 你是否也曾有過茫然失落,內心有苦卻說不出的經驗?其實,還有更多「說」之外的方式,可以陪伴你度過人生中那些徬徨無助的時刻;說不出口的失落,就交由非語言方式來治癒。

  2. 2024年5月1日 · 我們多少都對自己的人生有所期待,都希望可以過上好日子,但在與他人比較後,卻漸漸力不從心;當我們開始覺得生活不如預期,對一些現象感到奇怪,正是檢視自我的好時機。

  3. 2019年11月28日 · 根據天下雜誌、東方線上所做的「第三人生大調查」發現,台灣民眾一直要到40歲才會開始思考第三人生,至於有超過8成的人在50歲前開始思考退休。面對第三人生,台灣民眾平均認為要15年的準備期。

  4. 2024年1月29日 · 走過人生四分之一的忠告:留下青春無悔的歷史. 年輕人應該勇敢追求目標,不畏懼任何遙遠的夢想。. (示意圖:pexels圖庫) 筆者曾聽過這樣一句話:「廿五歲以後就要開始定性。. 」何謂定性?. 即指成為成熟的人,學會顧家、承擔責任,並專注於重要的 ...

  5. 2023年6月30日 · 2022年的電影「超難搞先生 (A Man Called Otto)」由美國知名影星湯姆·漢克斯 (Tom Hanks)主演,講述一名老先生喪偶後,失去生活動力,對於身邊的人、事、物充滿冷漠與怨懟,似乎沒有理由獨留於世,於是多次試圖自殺。 近年來,台灣也不時傳出年長者自殺死亡事件,甚至包括知名人士,在震驚、感嘆之後,台灣社會是時候面對這個可能會越來越嚴重的問題。 老人自殺歸因8字 鰥寡孤獨老病久衰. 台灣老年人的自殺死亡率一直處於高峰,2017年之前,65歲以上的自殺死亡率均在每10萬人30人以上,即使近年稍見下滑,但根據衛福部「2022年國人死因統計」,65歲以上的自殺死亡率仍高居各年齡層之首,達1,138人,每10萬人中便有28.4人,台灣的老年人為什麼這麼不快樂?

  6. 2023年4月5日 · Bowen家庭系統理論,在關係中修復創傷,過自在的生活. 播出時間: 2023-04-05. 按讚加入生命大不同粉絲團. 受訪對象:邱淑惠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授) 莫雷.包文(Murray Bowen)是美國精神病學家,也是喬治城大學精神病學教授。 他是家族治療的先驅者,從1950年代開始,發展了家庭系統理論。 家庭諮商的理論與技巧,奠基於過去實務工作者在精神醫學、團體治療、兒童輔導、婚姻諮商,以及思覺失調治療領域的努力成果。 家庭諮商的創始者之一,莫雷.包文(Murray Bowen)就是一位擅長治療思覺失調患者的精神科醫生。 與其他家庭諮商開創者不同的是,包文投注非常多的心力發展家庭諮商的理論基礎。 直至今日,包文的家庭系統論仍是家庭諮商領域中,概念最為周全的理論。

  7. 2018年9月7日 · 在教學崗位上毫不懈怠,是學生們的好榜樣,自己面對生命中不同磨難的心理惕勵,帶給社會深刻的啟發。 節目主持人. 李正純. 相關留言. 台南縣下營人,台大中文博士,現任台大中文系副教授。 從十個月大時便不幸罹患小兒麻痺症,但身殘心不殘,仍在學術上有專精的領域,雖行動不便,仍執教鞭十餘年,教學不倦。 學術專長領域為戲劇理論及戲劇文學。 在教學崗位上毫不懈怠,是學生們的好榜樣,自己面對生命中不同磨難的心理惕勵,帶給社會深刻的啟發。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