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4月14日 · 處理康德的說謊問題首先就是要理解其作為何種形式的禁令與義務。 (資料圖片) 義務與禁令. 解釋全然與不全然義務分類後我們便可回到說謊禁令問題正如前文所說契約之成立其實就等如承諾所以維持誠實履行契約屬權利義務但在德性義務情況有點複雜因為德性義務是不全然義務維持誠實既然是德性義務之一理應也是不全然但康德認為維持誠實有優先義換言之維持誠實就是全然義務為何如此其中的關鍵康德引入消極與積極的義務區分對應於形式與質料區分消極義務在於限制行動者之行動違反人文性要求行動者的道德自我保存積極義務則具體指出行動者應接受某些對象為其行動目的用以完善自我因此在這個意義下,說謊禁令是對個人的全然義務(MS, 06: 421),也即德性義務內的消極義務。

  2. 2022年1月4日 · 心理學家分析 說謊者眼神有這共通點. 撰文:非凡出版. 出版: 2022-01-04 07:00 更新:2022-03-29 17:24. 4. 經常說「請盯着我的眼睛」的人,並不一定真誠! 心理學家專門做了一個實驗。 他們把一群志願者分成兩組,讓他們面對面坐着,然後讓其中一組向另一組說謊,而心理學家則通過提前在隱秘處安裝好的攝像鏡頭來觀察說謊者的眼睛。 結果出人意料! (本文節錄自《微表情心理學——深入交際攻略》。 當一個人眼神堅定地盯着我們看時,他所表達的含義也許並不是誠懇,而可能是因為他是個說謊高手。 因此,當別人說出「請盯着我的眼睛」時,我們就需要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來分析對方的眼神所代表的含義。 有句話說:「說謊者從不看你的眼睛。

  3. 2017年9月26日 · 成立不久的Project Roundabout與香港藝術中心開展三年合作計劃在壽臣劇院演出二十多場謊言》,是近期本地劇壇令人矚目的盛事。. Project Roundabout明確說這是個以演員為本的戲劇實踐計劃」,我們就應該聚焦在四位演員的表現如何即能否實踐其原初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7年2月3日 · 哲學. 康德論說謊):在緊急情況說謊也是不被允許的? 撰文:瑋康. 出版: 2017-02-03 16:37 更新:2017-05-04 15:41. 自上一屆的特首選舉開始一眾在上位者的語言偽術嘆為觀止」,因為其說謊表現已近乎病態撒謊pathological liar)。 我們都會認同不論是政治活動還是日常生活說謊是不對的行為並且涉及誠信建立問題。 但為何誠信會如此重要? 大概很多人都會說認為,說謊會傷害別人的利益、感情。 這種想法大概都是由後果去判斷說謊。 但如果在緊急情況而撒謊,我們又是否可以接受? 例如我為了救無辜的人,而向殺手說謊,使殺手以為那人已死或逃走。 這種說謊似乎可以接受。 由此推論,如果有緊急情況,說謊行為可以正當化。

  6. 2020年3月11日 · 若你獵奇那麼香豔的肉體完全是場饕餮宴若講政治剛結束第一個五年任期就被起訴貪污隨即敗下陣來及後又重回總理之位由失意到得意的貝盧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在2006到2008兩年之間已有掘不完的料;若看愛情婚姻,十幾年夫妻,相看兩

  7. 2020年10月19日 · 對於阿鐸來說這個世界充滿了謊言弄虛作假骯髒的謀殺極度的虛偽和空前的新的犯罪行為儘管每個時代都有但這種新的犯罪跟過去不一樣因為它以一種史無前例的方式作用於肉體本身

  8. 2022年8月28日 · 善意的謊言white lies or prosocial lying),其實指的就是人們出於善意比如為了避免傷害對方的感受或是為了緩和氣氛而說的一些與事實不符的話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說過或被說過這樣的謊言而這樣的善意欺騙也被認為最常發生在親近的人之間比如伴侶親子或朋友Bernstein, 2017)。 儘管很多人都認為不論是否懷有善意,說謊、欺騙都會讓人們對一個人的信任有所折損。 不過,令人出乎意料的是,近期的研究發現,善意的謊言是能夠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的。 為了研究這個問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學者Levine與Schweitzer(2014)邀請了300名被試參與了一個實驗。 實驗結果顯示,被試者實際上,更相信那些對自己說了謊,卻照顧到了自己利益的告知者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