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4月16日 · 洪懿妍. Cheers雜誌. 發布時間:2021-04-16. 瀏覽數:21966. 8成的履歷表會加油添醋. 根據牛津大學行為經濟學家亞伯勒(Johannes Abeler的研究發現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在辦公室比在家裡時更容易說謊。 「在辦公室裡頭,你比較不會把扯謊視為道德的瑕疵,因此多半不會影響到你的自我認知,」亞伯勒說。 辦公室裡最常見的小謊言不外乎是「路上大塞車,所以遲到了一小時」、「我沒收到你寄的email」、「我身體突然不舒服,所以工作沒做完」等。 這些謊言通常是為了再爭取一點時間完成工作,所以即使對方心知肚明,也不太會拆穿。 另有調查顯示,80%的人會在履歷表裡加油添醋,而男性又比女性深諳此道。 例如,男生可能會「膨風」:「我拿到400萬元的訂單!

    • 態度友善一點
    • 別相信肢體動作與眼神
    • 突然問無關緊要的問題
    • 有策略性的善用證據
    • 別太早拆穿對方

    第一件事,就是對他們好一點,讓對方喜歡你。 如此一來,你打開了說謊者的話匣子,他們愈說愈多,露餡的的機率也就愈高。HIG建議,你可以把自己當成一個「友善的記者」,也就是要先做足事前功課,知道愈多背景資訊愈好。 擔任FBI調查員超過30年的布頓(Mark Bouton)建議,可以先跟對方小聊一下,問一些無關的問題,看他正常時的反應是什麼,等你開始「審問」的時候,就能看出對方語氣、態度上的差異。 重點還是要友善一點,不要一開始就咄咄逼人。

    心理學教授與謊言偵察專家弗賴(Aldert Vrij)警惕,肢體語言幾乎沒什麼參考價值。 HIG的報告再次強調,說謊的人不一定會避開眼神接觸,這只是迷思。一份1978年的研究也發現,那些患有精神病的犯人,反而更常看著對話中的人,不管有沒有說謊。 不過,也有專家主張,說謊的人眼神會飄移,這出自一直以來人類在覺得受到威脅時,會下意識找尋逃生路線的本能。他們也可能更常眨眼、眨眼時間更久,因為眨眼可以分泌多巴胺,會趨緩緊張感。 這份差異,也許是因為太多說謊者知道有可能被自己的的眼神出賣,所以特別小心。簡單來說,眼神飄移幾乎可以說是有高機率說謊。但就算眼神正常,也不代表對方在說實話。

    再來,你也可以試試問一下無關緊要的問題,或是用不同的措辭問同一件事。這通常會讓對方有點措手不及,反而要花上一段時間才能回答。 比如說,到酒吧問一個看似未成年的人他幾歲,他大概會立馬回答21歲。問他生日,也許他必須要算很久,才有辦法告訴你。 有研究統計,標準的機場安檢程序通常只會抓出5%說謊的乘客。但如果套上意料之外的問題,就可以拆穿66%的謊言。

    說謊者也許認為你一無所知,而為了測試對方的反應,你應該慢慢地丟出一些訊息,讓對方知道你也做了功課,知道他們去了哪、跟誰、發生什麼事。 記住,絕對要追問對方含糊帶過的內容。請他們解釋、描述、舉例。不時問自己,「對方看起來正在過度思考嗎?」如果對方太過緊張,或不斷給出自相矛屯的說詞,常常會自己承認說謊。 瑞典警察2006年曾在公開數據中證明,受過「策略性善用證據」(strategic use of evidence)訓練的警察,有85.4%時會成功拆穿犯人的謊言,遠高過平均的56.1%。

    一開始就咬定對方說謊是不智的,因為他們會更謹慎地編織故事,或是根本不談了。 你的工作不是謹惕對方,而是讓他們一步步把自己逼到角落。 說謊者有個很大的優勢,他們大多時候總能知道自己有沒有成功。如果失敗被拆穿了,他們也知道哪裡可以改進。然而,抓說謊的人,總是只能透過成功拆穿對方,而且對方也承認時候,才知道自己哪裡做對了。 所以,記得不要太早拆穿對方,不要給任何人練習說謊的機會。 (資料來源:CNBC、Business Insider)

  2. 2011年4月28日 · 文. 喬. 納瓦羅. 天下Web only. 發布時間:2011-04-28. 瀏覽數:104528. 人的身體每個部位都能說謊! 研究已經充分證明,能有效解讀、詮釋「非言語溝通」,並以這種技巧來影響別人如何看待自己的人,會比缺乏這些技巧的人,獲得更多成就。 非言語無所不在而且可信度高 ,一旦你知道某一個非言語行為所代表的意義,立刻可以將這個資訊運用在許多不同的情況與環境。 你有沒有想過,在這個充斥電腦、簡訊、電子郵件、電話與視訊會議的時代,為什麼大家還要飛來飛去開會﹖正是因為有必要親身表達並觀察非言語行為。 什麼都比不上親自近距離仔細觀察非言語行為。 ( 今年夏天非做不可的15件事) 人際溝通五成以上靠非言語行為.

  3. 2014年9月4日 · 對總覺得自己不夠瘦的人來說謊報自己的身高體重不願實話實說自己一天吃了多少東西就是最常見的謊言。 而在人生大事之一的婚姻關係中,謊言更是隨處可見,許多人都聲稱,要和那個人長相廝守,是因為他就是這輩子的真愛,但卻少有人願意 ...

  4. 2015年11月4日 · 編譯. 黃維德. 天下Web only. 發布時間:2015-11-04. 瀏覽數:15785. 到底我們該如何處理謊言如果你覺得對方在說謊要不要揭穿謊言? 你該告訴別人此事,還是不把它放在心上? 首先,你得確定自己理解所有相關規範,檢視員工守則,回憶一下近期發生過的類似狀況。 揭穿謊言之前你必須知道自己和對方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也得確定自己有遵循所有的程序。 選擇一:什麼也不做。 沒有人喜歡謊言,但揭穿謊言有時不是最聰明的選擇,特別是在工作場合;仔細評估優缺點,思考這個謊言對公司有什麼影響。 選擇二:用幽默化解。 有些謊言很難視而不見,但又沒有嚴重要非揭穿不可;這時,你可以用玩笑來點出那個謊言。 重點在於,讓說謊者顯得像是在刻意誇大,沒有要說謊的意思。 選擇三:裝傻。

  5. 2018年6月9日 · 黃維德. 天下Web only. 發布時間:2018-06-09. 瀏覽數:111805. 每個人情況都不同,但不愛,可能就和發現自己墜入情網一樣,會為生活帶來非常大改變。 已經在一段關係投入許多時間,可能會讓你嘗試處理你對另一半負面情緒,但當愛情已經不在,離開對方也只是時間問題。 認清此事或許不容易,但愈早認清,對雙方都愈好。 接下來就是幾個愛情火花已然消逝跡象。 就算對方不連絡你,你也覺得沒關係. 在一段健康又真心關係之中,與另一半溝通,是件你預期會發生而且十分享受事。 專業人生教練、Coaching Your Life’s Goals創辦人強斯卡特(Gayle Johns-Carter)表示,如果缺乏溝通並沒有讓你生氣,你其實沒有你想像中得那麼愛對方。

  6. 2016年10月30日 · 張詠晴. 天下Web only. 發布時間:2016-10-30. 瀏覽數:14992. 心理學家對小謊為什麼最終會演變成滔天大謊提出生物觀點的解釋當謊言累積到一個程度人腦似乎會讓撒謊變得更容易。 倫敦大學學院實驗心理學系教授夏洛特(Tali Sharot和同事設計了一個精密的研究測試受試者的說謊時腦部活動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的變化。 研究設計是,受試者兩兩一組,其中一人會在玻璃罐裡看到一些錢幣,並告訴另一名組員,瓶子裡有多少錢幣。 一開始,研究人員告訴負責數錢幣的人,如果可以如實告訴另一名組員,到底有多少錢幣,就可以獲得獎金。 後來,獎勵條件改變成故意多算錢幣的人,才可以獲得獎勵。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