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7月12日 · 調查結果也發現,不論是孩子的休閒時間或親子互動,皆有七成是以「看電視、看影片或玩手機、電動遊戲」為主,顯示部分父母親缺乏優質陪伴的觀念,即使在身邊,也恐只是「殺」時間,當心 3C 娛樂成為親子互動的主要殺手。

  2. 2019年11月17日 · 一直給孩子看電視手機 美國權威研究:大腦智商會變差. 日期:2019 年 11 月 17 日 作者: 盧映慈. 「不要太早給孩子接觸電視、手機」,這句話已經不只是指「保護眼睛」了,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太早或過度的接觸這些3C產品,會讓孩子的大腦白質完整性變差 ...

  3. 2018年8月17日 · 1.負面情緒較多,悲觀. 悲觀的人遇事會不由自主的往壞處想,將自己陷入負面情緒,從而得出負面結論。 比如別人談的話題,自己插不進去話,就覺得自己社交無能。 2.自卑、不自信. 不自信的人在與人交往時會刻意包裝自己,不敢在他人面前表現出一個真實的自我,因此會特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深怕丟臉,過於在意就會綁手綁腳、不會表達。 3.對自己要求過高. 認為自己在任何一個場合都必須應付得游刃有餘,別人在說任何話題,自己都必須參與其中,能接上話,但事實上,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4.自責. 遇到每一件事都會審視自身,把所有的原因都歸結於自己身上。 比如交談沒有順利進行,陷入尷尬的境地就一定是自己的問題。 5.過於在意外界評價.

  4. 2019年9月6日 · 電視、電動的刺激是「短時間、高強度、高密度」. 而不管是電視、電動,因為畫面是不斷變換,所以專注度等於是從一件事、跳到另一件事上,而且電視跟電動,通常在短短幾分鐘之內,就會有內容上的刺激,比如卡通人物遇到危險,或是電動中要打怪晉級 ...

  5. 2023年5月17日 · 日期:2023 年 5 月 17 日 作者: 陳 韋彤. 打開電視機,播報著一則又一則家庭因為沒收手機而產生衝突的新聞,有些孩子選擇結束自我生命來抗議,有些孩子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將酒精潑向家人眼睛。 新聞報導雖然只是少數,但也是越來越多家長遇到的教養難題:孩子太玩手機了,該怎麼制止? 制止了會不會出事? 亞洲大學心理系講座教授兼副校長柯慧貞曾針對台中市家長,在青少年管教上的困擾與需求上進行調查,在 3C 使用的部分,發現 24.3% 的父母認為孩子沉迷 3C 難以管教;24.1% 常跟孩子在使用 3C 的問題上發生衝突;甚至有高達 23.1% 家長指出,只要不給 3C,孩子就會發脾氣;甚至有少部分長家表示,不給 小孩 3C ,小孩會出現自殘(1.2%)或離家(1.2%)等情形。

  6. 2018年10月28日 · 我們怎麼看待自己「殺人」的惡夢. 曾經有研究認為,會夢到殺人的人,在清醒的時候也會有暴力傾向,但同時,研究也發現,外表內向的人,夢到暴力傾向的比例也很高,可能是因為平時過度壓抑自己的情緒,反而在夢中會更釋放出來。 所以對於夢到「殺人」的人,也開始有了不同解釋,認為殺死的對象,可能是白天焦慮跟恐懼的來源,我們是透過「殺」來釋放對被壓抑的憤怒;這個對象可能是權威者、可能是親密的伴侶,但我們不見得是真的對這個「人」生氣,也有可能是對自己陷入這個情況而發怒。 比如親子關係不良的母女,女兒可能夢到自己把媽媽推下懸崖之後逃跑,這不一定是女兒想殺死媽媽,而是女兒發現自己困在跟母親關係不良的這個局面,卻又無法解決,所以試圖打破這樣的困境,卻發現自己只是在逃避。

  7. 2020年10月23日 · 日期:2020 年 10 月 23 日 作者: 盧映慈. 專為孩子打造的 YouTube 頻道「YouTube Kids」正式在 2020 年 9 月 23 日上線,而除了聽歌之外,還有哪些頻道可以推薦給孩子作為娛樂、學習的用途呢?. 《Heho 親子》精選 10 個頻道,包含卡通、音樂、語言、科學探索等,讓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