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7月2日 · 2017年,22歲的女孩崔柴柴被診斷為躁鬱症。 隨著症狀起伏,她兩次住進醫院精神科,開始接受人生中第一次系統治療。 在住院的日子裡,她拍攝下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其他發生在病房裡的故事。 從這些細小的切片中,我們得以窺見一個群體的溫情與脆弱、絕望與掙扎。 躁鬱症是躁狂和抑鬱的交替出現。 患者在抑鬱時會不停地否定和傷害自己,甚至嘗試自殺。 而在躁狂時,則會興奮到忘了一切負面情緒。 亢奮和抑鬱同樣可怕,然而這些狀態並不是主觀意志能控制的。 一. 我的住院日常: “用科學方法獲得內心的平靜” 2017年的一個雨天,我從容不迫地走進了醫院,開始了人生第一次,長期的,一個人的,住院時光。 沒錯,我住進了精神病病房,這像是開啟了我人生的另一扇大門。 離開家的那天,雨細密得像是能刺穿身體。

  2. 2019年6月14日 · 劉宇寧回憶起自己最感謝大張偉的一件事,那是在牛犇師父家裡,大張偉提議跟劉宇寧一起為師父寫首歌,本來只是一個討師父歡心的小提議,劉宇寧卻說這讓他感受到了“尊重”。 作為從抖音迅速躥紅的“歌手”,劉宇寧對於網絡的惡評一定深有感觸,他說自己太常聽到諸如“你沒什麽真材實料,你不行”的聲音了,所以大張偉一句“有機會咱倆一塊兒做個歌吧”,讓他格外感動又感恩。 他聲音哽咽說著往事,忍不住掉下眼淚,沒發現坐在一邊的大張偉,其實也默默紅了眼眶。 劉宇寧形容現在的GSG是“熟悉的相聚”、“熟悉的人”。 可惜熟悉的相聚終會散場,離別前的最後,我覺得大張偉信裡的一番總結說得很好,他說“好事壞事都會結束……壞事結束,難受消失了,好事結束,就變得更難受了,但是想要解決難受的方式,就是去想更好的事情。

  3. 2018年9月24日 · 讓自己開心,其實十分簡單,就是要學會接受自己,讓自己在前行中綻放,在困難時微笑。 在獨我的世界裡能淡然生活,定能大方地面對他人,活好自己。 有人說,開心的人生最美麗。 誠然,人活於世,悅納自己的前提是不能缺少自信。 楊瀾曾經採訪一位女士,問她最不自信的是什麽? 她說她長相不好,很自卑,不喜歡自己。 時間過去,她事業成功,楊瀾問她為何年齡大了,可氣質更好了呢? 她回答說,是因為悅納自己後,生活更輕鬆了,自信心更足了。 楊瀾聽完,頓時對她豎起了大拇指。 悅納自我,是對自我的充分肯定,是對自己天生不足的補充,是對後天努力不夠的反省,是對未來生活的憧憬,是對自我足夠的重視與關注。 歲月向前,應該跟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賞識自己,改變命運,寧可勞累,也不忘初心,向著完美。

  4. 2019年4月21日 · 家庭的溫度,決定人生的高度. 公開日: 2019-04-21. 最有格調的心學微刊. 列夫·托爾斯泰說: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如果你留心觀察那些幸福的家庭,就會發現:. 每一個幸福的家庭,都是有溫度的,有愛,有歡笑,有包容,有體貼。. 相信生活在 ...

  5. 2022年1月8日 · 2021年12月12日,演員、導演塗們不幸因病逝世。 活動現場,塗們的兒子塗一塞回憶了父親確診後的最後時光:“我爸爸是一個很溫暖的男子漢,他一直樂觀、積極地配合治療,我們沒有在負面情緒中浪費時間,”他說,“最後的十多天他回到內蒙古老家,親人們都在身邊,最後的日子很幸福。 他為人豁達、輕生死、重過程,我希望愛他、關心他的人可以用他的精神來懷念他。 塗們兒子塗一塞於“2022平遙電影展在北京”紀念塗們活動現場. 動作片《天道不赦》是塗們生前最後一部導演作品,影片由真實歷史改編,表現了忠誠與背叛的主題。 塗們(1960年2月16日-2021年12月12日) 1905電影網專稿 1月7日,平遙國際電影展在北京特別舉辦紀念塗們活動,並放映了由塗們執導的平遙電影展入圍影片《天道不赦》。

  6. 2019年7月29日 · 人生沒有圓滿,幸福沒有永遠,曲曲折折才能勾勒出生命美。 以一種感恩從容的心態對待生活中的所有,讓心溢滿寧靜與陽光,把最美的微笑留在平淡的流年裡。

  7. 2018年8月23日 · 一、三件事 1、學會關門:即學會關緊昨天和明天這兩扇門,過好每一個今天,每一個今天過好,就是一輩子過好。 2、學會計算:即學會計算自己的幸福和計算自己做對的事情。計算幸福會使自己越計算越幸福,計算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