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10月1日 · 【大紀元2014年10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張頓綜合報導)日前,王岐山主掌的中紀委通報文宣系統官員高劍雲落馬時,罕見地首次提到「對抗組織 ...

  2. 2024年5月31日 · 有一天,女娃到東海遊玩,不小心溺斃,女娃因為無情的東海奪走了自己的生命,所以它的魂魄變成精衛鳥,在洶湧的海面上來回飛翔、悲鳴,不停的地用嘴銜西山的小石頭、小樹枝投到東海裡,一心想把東海填平,以化解心中的怨恨。 後來人們常用「精衛填海」來比喻力量雖小,但意志堅定。 (《山海經‧北山經》) 麻姑. 清 任薰 麻姑獻壽圖。 (公有領域)...

    • 遊泰山組詩
    • 《夢遊天姥吟留別》
    •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天寶元年四月,暮春時節,李白登臨泰山,寫下《遊泰山六首》。這一組連章古詩結合了山水與遊仙體,內容豐富,文采飛揚,是李白的重要作品。作者的生花妙筆隨其身心自由馳騁,展現了瑰麗、神奇的境界。 泰山雄奇壯美,雲蒸霞蔚,歷來有仙人出沒的傳說。李白在此幾度遇仙,自然心神搖盪。第一首寫道: 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 玉女四五人,飄颻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遺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 曠然小宇宙,棄世何悠哉。 天仙下凡,向李白暗示,他的根基好,當及時修煉。不過詩人卻猶豫不決,表示「自愧非仙才」。 在第二首詩裡,仙人贈李白一本天書,督促他趕快修煉。(「山際逢羽人,方瞳好容顏。捫蘿欲就語,卻掩青雲關。遺我鳥跡書,飄然落岩間。」) 後來,李白又遇到青髮小道童,仙童笑著對他說:「怎麼這麼遲才來尋仙學道,...

    天寶五年(公元746年),李白再次踏上旅途前,寫下了《夢遊天姥吟留別》。 天姥山位於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境內,是許多古代文人嚮往的仙山。傳說登山者能聽到仙人天姥唱歌,山因此得名。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覩。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 此詩看似以遊仙體記夢,實際上,李白把自己看到的仙境以夢境托出。一般人視之為對夢遊的描繪,只有能夠看透真相的人,才會領略作者的真正用意。 在另一層空間,李白眼裡的天姥山高拔聳立,氣勢壓過了四萬八千丈的天台山。月光下,詩人飛渡鏡湖,降落在剡溪。他穿上南北朝大詩人謝靈運當年遊山時的特製木屐,登上了謝公攀登過的石徑。「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西元744年(天寶三年)冬,李白同杜甫渡過黃河,去王屋山尋訪道士華蓋君,見到了一個叫孟大融的人,與他志趣相投。李白特為其賦詩一首。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我昔東海上,勞山餐紫霞。親見安期公,食棗大如瓜。 中年謁漢主,不愜還歸家。朱顏謝春輝,白髮見生涯。 所期就金液,飛步登雲車。願隨夫子天壇上,閑與仙人掃落花。 詩人自述,昔日在嶗山以紫霞為食,還曾與安期公見面,品嚐了著名的碩大棗子(漢武帝時期的方士李少君曾對漢武帝劉徹說:「臣常遊海上,見安期生。食巨棗,大如瓜。」)。作者又嘆,中年效力於朝廷,卻不稱意,歸鄉後幾度滄桑。他期望得到仙丹,登天乘雲車,同時嚮往清修之天地。 「閑與仙人掃落花」——人在俗世,心在方外,天人合一,那是怎樣的一種優雅和超然!(未完待續) 點閱【詩仙李白】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林芳...

  3. 4 天前 · 更新: 2024-06-22 11:00 AM 標籤 : tags: 古道人生, 負心漢. 街言巷語中不乏冤魂討債索命的傳說,可能也是不同階層的人都曾有過的遭遇。. 乾隆年間,兩個 ...

  4. 2019年6月3日 · 孫祿堂是形意拳、八卦掌、太極拳的名家,自創孫氏太極拳,有「虎頭少保」、「天下第一手」的稱號,一生中與人交手無數,未曾有一負。 孫祿堂動作非常靈敏,人稱「賽活猴」,其輕功尤絕世。 孫祿堂跟隨郭雲深時,郭雲深常騎馬奔馳,孫祿堂則提氣騰空,手攬馬尾,奔逸絕塵,日行百里,全然不覺疲憊。 一旦馬撒疆驟馳,孫祿堂便兩腳縱起,如飛燕落檐,似蜻蜓點水般著附馬背, 郭雲深一路竟渾然不覺。...

  5. 2014年9月27日 · 9月26日,來自中紀委監察網站的消息稱,原中央對外宣傳辦公室五局副局長高劍雲被「雙開」,其涉嫌犯罪問題及有關線索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6. 2019年1月12日 · 明代《仙佛奇蹤》記述道,當初兵荒馬亂時,陳摶在路上看到一個逃難的婦人挑著兩個竹筐走過,筐內坐著兩個小孩,當老婦從他身邊經過時,他吟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