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9年6月9日 · 短期樂觀、中期悲觀、長期樂觀,」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於5月來台演講時,提出了他對於景氣的預測。 在演講台上翹著二郎腿、不拘小節的克魯曼,儘管辯才無礙、妙語如珠,但總體經濟學畢竟不是人人都能心領神會、具有親近感的理論,因此一般人就算知道克魯曼對於經濟局勢的針砭動見觀瞻,終究還是難以對克魯曼口中的珠璣話語,產生一份切身感。 同樣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2002年的獲獎者、擁有以色列與美國雙重國籍的丹尼爾.卡尼(Daniel Kahneman),結合心理學與經濟學,透過實證研究分析人們的決策,如何受到「直覺」「情緒」等非理性面向的影響,被稱為「行為經濟學」(Behavior Economics)。

  2. 2010年2月23日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在《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所寫的書評表示:「我們還需要一本講金融危機的書嗎? 是的,因為《理性市場的神話》這本書不一樣。

    • 徐重仁:隨身攜帶筆記本,所見所聞全寫下來。從工作第一天開始,全聯福利中心總裁徐重仁就養成做筆記的習慣,30多年來,他已經累積100多本大大小小的筆記本,每一本封面上都標示著使用期間,連貼著的便條紙字跡也整整齊齊。
    • 張忠謀:聽演講絕對要做筆記,資訊才能「內化」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一場演講中提到,終身學習並非活到老學到老,而是「有目標」「有紀律」和「有計畫」。在「有紀律」一項,他強調要透過「聆聽」,將聽到的知識「內化」,因此他在 參加研討會或聽演講時,都會嚴肅地記筆記,因為這樣「才能學到東西」。
    • 戴勝益:每件事只寫一行,有空時拿出來一項項思考。王品集團創辦人戴勝益隨身攜帶的專屬「筆記本」,嚴格來說只是一疊用長尾夾夾住、四分之一A4大小的空白便條紙。
    • 聶永真:每份創作筆記,都保留空白處激盪創意。對平面設計師聶永真來說,雖然現今多仰賴電腦完成工作,但在創意形成過程中,筆記本仍扮演相當吃重的角色。由於手上隨時有四、五件設計案同時進行,聶永真會盡量在每份創作筆記中適當留白,保持各個作品間的對話空間。
  3. 2017年10月2日 · 諾貝爾經濟學家克魯曼(Paul Krugman)來台,張忠謀是唯一與他對談的台灣經營者;產業經濟大師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也曾任台積電獨立董事。 不過張忠謀強調,「 與專業人士交往前,自己要先打好基礎,不然談話很難出現交集。

  4. <span style="color: #ff9900;">整理 / 文及元</span> 短期樂觀、中期悲觀、長期樂觀,」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曼(Paul Kru MT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2009-06-09

  5. 2018年6月26日 · 1. 代表性捷思法. 人們進行判斷時,會比較要判斷的事物和「想像中的理想典範」之間的距離,就稱為代表性捷思法。 例如在擲硬幣的過程,大家都知道硬幣顯示正反面的機率,其實是相同的。 然而當硬幣連續出現正面之後,人們容易想像下一次出現反面的機率提高,也是所謂的「賭徒謬誤」(gambler’s fallacy)。 2. 可取得性捷思法. 其次,可取得性(availability)是指愈容易浮上心頭的情境,人們會判斷它的發生機率愈高。 他們曾做過一個實驗:請大學生判斷英文字母 K 在某個文本中,出現在單字的字首,或第 3 個字母位置的機率高低。 由於人們較容易想到 K 在字首的單字,結果當然是前者機率較高,但事實卻剛好相反。

  6. 2021年12月21日 · 心理學家保羅.布魯姆(Paul Bloom)指出,即使這樣的夢想成真,你也不一定能幸福。 從演化心理學的觀點詮釋,人類其實不是全然為了快樂而生的,在一些情況下甚至必須尋求受苦,因為「 正確的痛苦是快樂的基礎,能幫你實現目標,帶來幸福人生。 布魯姆是美國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也是線上學習平台Coursera最熱門的課堂講師之一,選課人數超過70萬人次。 他上一本著作 《失控的同理心》 講述缺乏同理心的人,決策可能更高尚,因為同理心帶有情緒,決策會偏向「個人」,比如為了救人而闖紅燈,卻忽略交通規則是為了維護「眾人」的利益。 延伸閱讀: 拿銅牌可能比奪銀牌更快樂? 從心理學看東奧,反思「期望」與「成就」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