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6日 · 臺灣正體. 工具. 如無特別說明,此條目中的「 中國 」指 中華人民共和國 。 劉曉波 (1955年12月28日—2017年7月13日), 吉林省 長春 人,2010年 諾貝爾和平獎 得主,中國大陸作家、社會活動家、文學評論家、 人權活動家 , 獨立中文筆會 會長、《 民主中國 》網刊主編、《 零八憲章 》主要起草人之一。 劉曉波畢業於 吉林大學 中文系本科, 北京師範大學 中文系碩士、文藝學博士,曾擔任 北京師範大學 中文系 講師 、 獨立中文筆會 第一屆及第二屆會長、《 民主中國 》網刊主編,曾經參與 六四事件 ,後被捕入獄。 他畢生致力於宣傳 政治改革 及參與旨在終結 中國共產黨 的 一黨專政 的運動而多次被拘捕判刑。 1995年被 北京市公安局 以「監視居住」的形式關押。

  2. 刘晓波 (1955年12月28日—2017年7月13日), 吉林省 长春 人,中国大陆作家、社会活动家、文学评论家、 人权活动家 , 独立中文笔会 会长、《 民主中国 》网刊主编、《 零八宪章 》主要起草人之一。. 毕业於 吉林大学 中文系本科, 北京师范大学 中文 ...

  3. 2024年4月16日 · 刘晓波 (1955年12月28日—2017年7月13日), 吉林省 长春 人,2010年 诺贝尔和平奖 得主,中国大陆作家、社会活动家、文学评论家、 人权活动家 , 独立中文笔会 会长、《 民主中国 》网刊主编、《 零八宪章 》主要起草人之一。. 刘晓波毕业於 吉林大学 ...

  4. 其他人也問了

    • 起因
    • 經過
    • 意義
    • 北京反應
    • 相關評論
    • 後續
    • 參見
    • 外部連結

    湯姆·蘭托斯人權委員會(英語:Tom Lantos Human Rights Commission)提議將中國駐美大使館所在地的地址改名的動因源自紐約AHR組織(英語:Advancing Human Rights)的執行董事大衛·凱斯於2013年11月發起的「異議者倍增」工程,該工程旨在與全球民主國家合作,將世界獨裁國家駐全球民主國家的大使館前的道路改名為被這些獨裁國家囚禁或者暗殺的異議人士之姓名。 2014年1月16日,前蘇聯政治犯納坦·夏蘭斯基在一場美國國會山聽證會上提及AHR組織的這項工程,他建議將世界上每個獨裁國家的大使館前的道路全部改名,這樣可以對這些肆意侵犯人權的獨裁國家施壓,讓這些國家有負罪感。納坦·夏蘭斯基曾因政治問題在蘇聯服刑9年,他表示: 弗蘭克·沃爾夫在這次聽證會上對納...

    2014年5月底,13名[a]美國兩黨議員致函華盛頓市政府建議街道改名。後來議員們發現這塊地屬於聯邦政府,於是由撥款委員會成員弗蘭克·沃爾夫眾議員在《2015年國務院與對外援助撥款法案》中提出了修正案,提議美國國務卿將這個街區改名為劉曉波廣場。 6月18日,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議會議長蒙德爾森(英語:Phil Mendelson)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事先警告的前提下,提案呼籲美國國會將華盛頓國際路中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美國大使館所在的西北區國際廣場3505號改名爲劉曉波廣場。雖然特區法律規定以人物姓名命名的街道需要滿足該人物逝世2周年的要求,但蒙德爾森在5月30日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指出議會有權破例。 6月24日,美國聯邦眾議院撥款委員會在投票中通過將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所在的西北區國際廣場350...

    提議者表示以劉曉波命名這個街區有重要象徵意義:「那些在使館工作的中國官員每天開車上下班經過這裡都會路過這條街。它告訴中國和全世界的人權鬥士們有人支持他們的言論自由。」弗蘭克·沃爾夫說:「這樣一來每一封到使館的郵件都會帶著劉曉波的名字」。沃爾夫辦公室在2014年5月29日的新聞發布中稱:

    外交部發言人洪磊於2014年5月30日稱該行爲乃挑釁行爲,並稱劉曉波是一個觸犯中國法律的人,他已被中國司法機關定罪,美國的一些國會議員這麼做,是對中國法律的蔑視和藐視以及不尊重。2014年6月25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稱這是美國的一場政治鬧劇。她表示這是一些人在利用所謂的人權和劉曉波進行的毫無意義的做法。被軟禁在家中的劉曉波之妻劉霞得知消息後表現出愉悅之情。2016年2月16日,洪磊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參議院通過的有關議案違反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中方堅決反對,並表示若該案通過成法後,將造成嚴重後果。一些中國人提出對於美國駐北京大使館的地址進行針對性的改名,比如斯諾登路。

    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主席傑拉德表示:「自由、民主、人權之鬥爭仰賴於劉曉波這樣的人士,我們願意跟他們站在一起。」 美國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中國問題專家夏明博士表示:「當美國發表有關中國的人權報告時,中國也針鋒相對發表美國人權報告;所不同的是,美國的中國人權報告被中國政府封殺,不允許中國老百姓閱讀,而中國的美國人權報告在美國可以發表,美國政府不管不問,美國百姓可以自由閱讀;同樣,美國今天要命名劉曉波路,中國不妨也將美國駐華使館在北京坐落的街道拿某位批評美國政府的人士命名。」在中國,一些網民建議中國採取同樣的做法,將中國的相關路名改為「虐囚街」、「斯諾登街」、「賓拉登路」,甚至還有「萊溫斯基路」等;不過有未具名的網民也指出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進入高潮期間,紅衛兵的確曾把蘇聯駐北京大使館外的街道...

    2020年5月,馬爾科·盧比奧、湯姆·科頓、本·薩斯、瑪莎·布萊克本等美國共和黨聯邦參議員提出一項議案,要求將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外的街道改名為「李文亮廣場」,紀念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吹哨人」之一李文亮醫生。5月30日,李文亮遺孀付雪潔在微博發帖表示反對此議案,聲明中稱:「李文亮是一名共產黨員,深愛他的祖國。他若有知,一定不會允許有人借他的名義來傷害他的祖國」。

    安德烈·薩哈羅夫,蘇聯異議人士。20世紀80年代,美國以此人之名將蘇聯駐美國大使館門前的「第16街道 」重新命名為「安德烈·德薩哈羅夫廣場」。
    1966年,文化大革命進入高潮期間,紅衛兵把美國駐北京聯絡辦公室外的街道改名為「反帝路」,並把蘇聯駐北京大使館外的街道改名為「反修路」。
    Letter to Vincent Gray, Mayor of the District of Columbia - Liu Xiaobo Plaz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US Congress Backs Advancing Human Rights' Dissident Square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5. 2024年4月16日 · 刘晓波毕业于 吉林大学 中文系本科, 北京师范大学 中文系硕士、文艺学博士,曾担任 北京师范大学 中文系 讲师 、 独立中文笔会 第一届及第二届会长、《 民主中国 》网刊主编,曾经参与 六四事件 ,后被捕入狱。 他毕生致力于宣传 政治改革 及参与旨在终结 中国共产党 的 一党专政 的运动而多次被拘捕判刑。 1995年被 北京市公安局 以“监视居住”的形式关押。 1999年以“扰乱社会秩序”被处 劳动教养 三年。 2009年,因“涉嫌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被逮捕,并于同年12月25日被判处 有期徒刑 11年, 剥夺政治权利 2年。 2010年,刘晓波获得挪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颁发的 诺贝尔和平奖 [1] [2] ,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a] [3] [4] 。

  6. 劉曉波是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羈押的 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 得主,直到2017年過世前仍受政府的監禁。 [1] 若改名成功,中国驻美使馆地址会变为刘晓波广场1号。 此舉引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當局不滿,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稱「此爲挑釁行爲」。 2016年2月16日, 贝拉克·奥巴马 政府表示将否決該項議案,改名一事不了了之。 [2] 起因.

  7. 零八憲章發表後劉曉波劉賢斌 等部分起草人被以 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 起訴前者判刑11年定讞雖然他不是唯一的發起人但發表政治民主化法制化與自由化言論並被中國共產黨判重刑該操作使得挪威的諾貝爾委員會為此選擇給劉曉波頒發了 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也因而造成零八憲章廣為人知 [7] 。 到2011年6月為止,在《零八憲章》上簽名的已經達1萬3,000多人 [8] 。 目前,該網站已遭屏蔽 [9] 。 內容 [ 編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