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詹傑 (1985年3月10日 — ),本名 詹俊傑 ,為 臺灣 舞台劇與電視 編劇 , [1] 2008年於北藝大就讀研究所時期開始進行編劇創作,同時擔任藝文報導寫手與節目企劃。 創作題材專注於台灣當代社會議題與歷史人文素材,利用戲劇創作引領觀眾反思處境,進而產生共鳴。 舞台劇作品 [ 編輯] 2008《黃昏》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劇本獎. 2009《電梯與樓梯》台北文學獎劇本獎入圍決選. 2010《萊拉》台北文學獎劇本推薦獎,2013年於北藝大學生畢製呈現. 2010《躲謎藏》第一屆俞大綱劇本獎優選. 2011《逆旅》台灣文學獎劇本創作金典獎,2012&2013年由創作社搬演. 2012《寄居》台北文學獎劇本首獎,2013由狂想劇場搬演. 2015《愛滋味》2015新北市文學獎劇本獎.

  2. 詹傑影視暨舞台劇編劇,曾任國家兩廳院駐館藝術家,2018年獲亞洲文化協會ACC贊助,前往紐約進行藝術家駐村交流,出版有劇本《麗晶卡拉OK的最後一夜》等。

  3. 大學期間,在成大中文系就讀的詹傑,因為系上的「鳳凰劇展」以及戲劇相關必修課程,讓他開始接觸劇場。. 不想當老師或是公務員的他,在大學 ...

  4. 詹傑 影視暨舞台劇編劇,現為國家兩廳院駐館藝術家(2021-2022),2018年獲ACC亞洲文化協會贊助,前往紐約進行藝術家駐村。 曾獲台北文學獎劇本首獎、台灣文學獎劇本創作金典獎、金鐘獎最佳編劇。

  5. 2024年5月17日 · 詹傑. 法國電影新浪潮代表人物之一安妮達,和一直戴墨鏡的專業攝影師J.R,在2017年推出一部紀錄片《最酷的旅伴》(Faces Places)。 紀錄片內容單純,就是一老一小開著輛特製卡車,上頭配備可攜式照相亭和列印設施,一路駛進法國城鎮與鄉村,給當地人拍照,最後輸出成巨型照片,用上特殊膠水重新服貼在建築物上,在公寓牆壁、移動貨櫃車各處角落留念,供過路人駐足觀看。 由此,你可以看到傻氣的大家咬著法國麵包,最後照片拼湊成長列,彷彿有一條堪比金氏紀錄的巨型麵包長棍,被眾人所叼;抑或把好友照片貼在海邊滄桑礁石上,任由浪潮拍打,一夜過後復歸於無;也有在曾經的礦工宿舍外牆,貼上過往工人頭像,彷彿他們依然棲居在時間罅隙之中。

  6. 2023年5月17日 · 詹傑 只需撈起苦痛的漣漪,不必是大藝術家. 2014年以電視劇《刺蝟男孩》拿下金鐘獎最佳編劇時,身為共同編劇之一的詹傑說當下其實沒感覺太激動,「因為距離寫完、已是約3年前的事情了。. 」不過,他當然同意這個劇本深深影響其日後的創作思維 ...

  7. www.wikiwand.com › zh-tw › 詹傑詹傑 - Wikiwand

    詹傑(1985年3月10日—),本名詹俊傑,為臺灣舞台劇與電視編劇, 2008年於北藝大就讀研究所時期開始進行編劇創作,同時擔任藝文報導寫手與節目企劃。. 創作題材專注於台灣當代社會議題與歷史人文素材,利用戲劇創作引領觀眾反思處境,進而產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