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孔德成(1920年2月23日—2008年10月28日),字玉汝,號達生,後以達生為字。山东曲阜人,孔子第七十七代嫡长孫,襲封三十二代(末任)衍聖公,後成為第一代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

  2. 2024年4月8日 · 孔德成 (1920年2月23日—2008年10月28日), 字 玉汝 , 號 達生 ,後以達生為字。. 山東曲阜人, 孔子 第七十七代嫡長孫,襲封三十二代(末任) 衍聖公 ,後成為第一代 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 。. 孔德成歷任 輔仁大學 、 東吳大學 、 國立中興大學 教授 ...

  3. 2024年4月8日 · 孔德成(1920年2月23日—2008年10月28日),字玉汝,号达生,后以达生为字。山东曲阜人,孔子第七十七代嫡长孙,袭封三十二代(末任)衍圣公,后成为第一代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4. zh-classical.wikipedia.org › wiki › 孔德成孔德成 - 維基大典

    「 民國九年四月二十日 奉 大總統令孔德成襲封為衍聖公。 此令。 」 及五歲,德成始讀書,兼主持孔府家祭,亦師 吳伯簫 學 英文 ,又師 詹澄秋 習琴。 時政府賦其 曲阜明德中學 校長之職。 惟其年幼,多由嫡母陶氏代理。 乙丑年,重修尼山孔廟、顏母祠、尼山書院。 戊子年 十月廿八,卒於臺北縣新店市慈濟醫院,享壽八十有八。 戊子年 十月三十,晨九時,於臺北市第二殯儀館景仰廳行公祭。 馬英九總統親臨致祭,頒褒揚令,靈柩以中華民國國旗覆蓋之,以彰忠藎。 引據. 一類 : 中華民國列傳.

    • 人物生平
    • 家庭状况

    家族渊源

    第30代衍圣公孔令贻(孔子的第76世孙)的原配孙氏未生育,很早就已病故,其妾丰氏,也无出。续弦陶文谱有一子,却不幸早夭。孔令贻中年无子,遂将陶夫人的贴身丫环王宝翠收为侧室。王氏先后生下两个女儿:孔德齐、孔德懋。民国八年,王氏第三度怀孕。当时身在北京的孔令贻忽而病危,他口述致书给当时北洋政府徐世昌大总统和逊帝溥仪:“令贻年近五旬,尚无子嗣,幸今年侧室王氏怀孕,现已五月有余,倘可生男,自当嗣为衍圣公,以符定例……但令贻病危至此,恐不能待。……”同年11月8日,孔令贻卒于北京太仆寺街衍圣公府。民国九年农历正月初四(1920年2月23日),王氏临产,为防有人偷换婴儿或出现意外,当时的北洋政府派军队包围了产房,到处设岗,并由一位将军坐镇孔府,北洋政府山东省省长屈映光与颜、曾、孟三氏的奉祀官同时在场监督,并由颜子第七十六代嫡长孙,颜子奉祀官颜世镛具体负责。孔府则把血缘关系最亲近之十二府的长辈老太太全部请来,在前堂西厢静坐监产。孔府上下门户齐开,就连只有喜庆大典、迎接圣旨和举行重大祭祀活动才开的重光门也不例外,门上还挂着弓箭,示“飞快”、“速到”之意。偏巧王氏难产,于是有人建议再开只有皇帝出巡或是祭孔时才能打开的曲阜正南门;也有人说孔府内宅的后花园地势较高,压着前面,必须将前边的地势抬高,“小圣人”才会进来。陶氏依言派人打开正南门,还把一块写着“鲁班高八丈”的木牌挂在后堂楼的角门上,以抬高地势。之后,孔德成终于顺利诞生。孔府令人四处敲锣十三下,通报小公爷诞生,曲阜全城燃放鞭炮相贺,北洋政府亦于曲阜鸣礼炮十三响,以志圣裔不辍之庆。

    早年经历

    孔德成出生17天时,生母王氏因产褥热去世,年仅26岁。随后孔德成由其嫡母陶氏抚养。同年农历四月二十日(公历6月6日)满百日时,孔府收到北洋政府徐世昌大总统令,孔德成袭封三十一代衍圣公。 民国十三年,师从吴伯箫学习英文,随詹澄秋习琴。民国14年,重修尼山孔庙、颜母祠、尼山书院。民国十八年,嫡母陶氏亦辞世,由业师王毓华(字子英)照顾起居。 民国二十四年,有感世袭爵位不宜存于民国,主动请求南京国民政府撤销“衍圣公”之爵号。国民政府以为道统不可废,乃改衍圣公作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成为中华民国的世袭特任官。是年7月8日,由陈立夫主持,戴传贤监督,于南京宣誓就职,获蒋中正委员长亲临祝贺。民国二十五年,从庄陔兰习国学及书法。书法初从二王入手,后转颜体及北魏张猛龙碑,四体皆擅,且精于甲骨、金石文字。同年12月16日,娶前清名宦孙家鼐(今安徽寿县人)曾孙女孙琪方。

    抗战前后

    抗日战争前夕,日本曾屡次派员前往曲阜,邀请赴日参加日本孔庙落成典礼,均遭拒绝。民国二十六年12月,驻兖州七十二师师长孙桐萱奉蒋中正委员长之命,连夜安排孔德成夫妇离乡。民国二十七年元月,曲阜沦陷。未几,于武汉发表抗日宣言。其后迁居重庆,主持成立孔学会,组织名家,召开讨论及宣讲会,研究弘扬孔子学术思想与民族精神。时四方学者云集重庆,对传统文化之研究有新旧观念与方法的论辩。孔德成所受冲击甚巨,拜著名学者王献唐为师,治学方法亦颇受友人傅斯年与屈万里影响。史学家吴湘相指出,孔德成在弱冠之年就已在学术丛林中找到一个正确走向:做一位纯粹学人,而不以道统自居。 民国三十四年,日本投降,随国民政府迁往南京,旅居上海。民国三十六年3月,曾回曲阜祭扫林庙。民国三十七年3月29日,任中华民国国民大会代表。同年至美国考察文化,任耶鲁大学研究员,与访美学者罗常培友善。次年3月,自美返国,辗转至香港、澳门、广州。

    孔德成之父孔令贻与王氏有二女一子,长女孔德齐,嫁前清探花兼书法家冯恕之子冯大正,早逝;次女孔德懋,嫁史学大师柯劭忞之子柯昌汾。孔德成与孙琪方(1919-2011)育有二子二女、孙儿女四人,曾孙儿女二人。长女孔维鄂(1937-)在美国,1959年与美国军官结婚,育有一子;长子孔维益(1939-1989)在1971年与于曰洁结婚,有一子一女; 次女孔维崃(1941-)在1960年代与李莎结婚,有一子一女;次子孔维宁(1947-2010)在1974年与吴涯结婚,育有二女。

    长孙孔垂长(1975-)在2005年与吴硕茵结婚后有一子一女,长子孔佑仁于2006年元旦出生;长孙女孔垂梅(1971-)则在2001年与周孔德结婚,有一女。

  5. 孔德成1920年2月23号-2008年10月28号),字玉汝,号达生,山东曲阜人,孔子七十七代嫡长孙,袭封三十二代衍圣公兼第一代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生平 [ 编辑 ]

  6. www.wikiwand.com › zh-sg › 孔德成孔德成 - Wikiwand

    孔德成(1920年2月23日—2008年10月28日),字玉汝,号达生,后以达生为字。 山东曲阜人,孔子第七十七代嫡长孙,袭封三十二代(末任)衍圣公,后成为第一代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