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武威郡 , 中國 古 郡 名, 漢朝 時設置,為 河西四郡 之一, 前凉 , 后凉 , 南凉 , 北凉 , 大凉 , 西夏 (夏神宗) 均建都于此,故称西北首府,六朝古都。 位於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 甘肃省 武威市 。 名稱取自「武功軍威」之意。 沿革. 漢代武威郡. 武威原為 匈奴 休屠王 領地 [1] 。 元狩 二年(前121年),渾邪王與休屠王遭 霍去病 擊敗,歸附漢朝。 武帝 太初 四年(前101年)以休屠王領地為武威郡。 東漢時,將它歸為《 禹贡 》 九州 之 雍州 (后有涼州),後稱涼城。 [2] 初領姑臧、張掖、武威、休屠、揟次、鸞鳥、樸𠟼、媼圍、宣威、倉松10縣。

  2.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武威郡 , 中國 古 名, 漢朝 時設置,為 河西四 之一, 前涼 , 後涼 , 南涼 , 北涼 , 大涼 , 西夏 (夏神宗) 均建都於此,故稱西北首府,六朝古都。 位於今 中華人民共和國 甘肅省 武威市 。 名稱取自「武功軍威」之意。 沿革 [ 編輯] 漢代武威郡 [ 編輯] 武威原為 匈奴 休屠王 領地 [1] 。 元狩 二年(前121年),渾邪王與休屠王遭 霍去病 擊敗,歸附漢朝。 武帝 太初 四年(前101年)以休屠王領地為武威郡。 東漢時,將它歸為《 禹貢 》 九州 之 雍州 (後有涼州),後稱涼城。 [2] 初領姑臧、張掖、武威、休屠、揟次、鸞鳥、樸𠟼、媼圍、宣威、倉松10縣。

  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武威郡 , 中国 古 名, 汉朝 时设置,为 河西四 之一, 前凉 , 后凉 , 南凉 , 北凉 , 大凉 , 西夏 (夏神宗) 均建都于此,故称西北首府,六朝古都。 位于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 甘肃省 武威市 。 名称取自“武功军威”之意。 沿革 [ 编辑] 汉代武威郡 [ 编辑] 武威原为 匈奴 休屠王 领地 [1] 。 元狩 二年(前121年),浑邪王与休屠王遭 霍去病 击败,归附汉朝。 武帝 太初 四年(前101年)以休屠王领地为武威郡。 东汉时,将它归为《 禹贡 》 九州 之 雍州 (后有凉州),后称凉城。 [2] 初领姑臧、张掖、武威、休屠、揟次、鸾鸟、朴𠟼、媪围、宣威、仓松10县。

  4. 5 天前 · 武威市 ,古稱 涼州 、 雍州 、 姑臧 、 休屠 、 孤藏 。. 位於西北地區中部, 前涼 、 後涼 、 南涼 、 北涼 、 大涼 和 西夏 (夏神宗)均建都於此,故稱西北首府,六朝古都。. 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 甘肅省 下屬的一個 地級市 ,河西走廊的東端 ...

  5. 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 甘肃省 下屬的一個 地級市 ,河西走廊的東端。 武威市境東南鄰白銀市,南界蘭州市與青海省海東市,西臨金昌市、張掖市與青海省海北州,北、東兩面接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 地處祁連山與騰格里沙漠之間,南部有冷龍嶺、烏鞘嶺、毛毛山等高山,並有冰川分布;中部為河西走廊,綠洲與戈壁荒漠相間;北部為戈壁、沙漠和剝蝕低山,植被稀疏。 河流多發源於祁連山,屬石羊河水系。 全市總面積32,347平方公里,人口146.4萬,市政府駐涼州區。 武威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河西四之一,「天下要冲」要衝,素有「国家蕃卫」之稱。 历史沿革. 铜奔马(现藏于 甘肃省博物馆 ) 新石器时代晚期.

  6. [1] 是古代 中原 与 西域 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 丝绸之路 ”西段的要隘,中外商人云集的都会,并一度成为我国 北方 的 佛教 中心。 著名的 凉州词 (曲)、 西凉乐 、 西凉伎 都曾在这里形成和发展,对保存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传播西域文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2] 中文名. 武威郡. 行政区类别. . 始置时间. 西汉 元狩二年(前121年) 地理位置. 中国西北,河西走廊. 目录. 1 历史沿革. 2 历史地位.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周 为 雍州 之地, 春秋 以前为 西戎 占据, 秦 为 月氏 驻牧地。 西汉 文帝前元六年(前174年) 匈奴 占领 河西 。

  7. 武威郡從西漢至唐用過雍州涼州武威西涼等名作為行政區劃十六國時期的前涼後涼南涼北涼隋末的大涼都曾在此建都。 而後為 西夏 陪都 ,是古西北的經濟、政治、文化,宗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