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3日 ·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英語: Taiwan Taoyuan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代碼: TPE;ICAO代碼: RCTP ),通稱桃園國際機場桃園機場桃機 [6],是位於中華民國 桃園市 大園區的國際機場,距臺北市區約35公里,為臺灣 國際 航空樞紐,現由經營。

  2.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 (英語: Taiwan Taoyuan International Airport , IATA代码 : TPE ; ICAO代码 : RCTP ),通稱 桃園國際機場 、 桃園機場 、 桃機 [6] ,是位於 中華民國 桃園市 大園區 的 國際機場 ,距 臺北 市區約35公里,為 臺灣 國際 航空樞紐 ,現由 桃園國際機場公司 經營。 1979年2月26日啟用時,取前 中華民國總統 蔣中正 之名冠名為 中正國際機場 (英語: Chiang Kai-shek International Airport ;通稱中正機場),2006年10月改為現名。 2019年度的總旅客吞吐量超過4,868萬人次 [7] ,無論面積或運量上,均是臺灣最大的 民航 機場。

  3. 其他人也問了

    • 歷史
    • 建築設計
    • 設施配置

    在國際航線持續開航的壓力下,儘管臺北松山機場持續改建因應,卻受限於腹地被基隆河與台北市區所包夾,仍然敵不過年年成長的龐大人流而不敷使用,於是中華民國交通部另覓土地建造新大型機場的構想油然而生。1967年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在以台北都會區近郊為考量的狀況下選擇新國際機場場址,並於1969年正式選定空軍桃園基地西側埤塘區域空地以興建新大型國際機場,成為十大建設的一部份-桃園國際機場。在建築師章翔的操刀下,由中華工程所負責的桃園國際機場興建工程於1974年9月正式動工,投入8,000名人力、耗資新台幣103億元於1978年底正式完工、在中華航空編號B-1818的波音727客機首航象徵下,第一航廈隨桃園國際機場[b]於1979年2月26日正式啟用,也讓桃園國際機場成為東南亞最具規模的國際機場。 最初的第...

    最初由建築師章翔所設計的第一航廈,結構設計上相當特殊,效仿美國杜勒斯國際機場,屋面部分以曲面造型設計,並與結構專家林同棪合作採用興建時最先進的預力混凝土技術興建,能夠有效的契合機場主題展現建築的流動感;而最初第一航廈屋頂還設有一座以自然花氈為主題的空中花園,提升旅客的第一印象。 而在建築師團紀彥的操刀下,於2010年所開展的第一航廈擴建工程也賦予了第一航廈全新風貌。擴建後的第一航廈,以「鴻鵠展翼」為意象,利用、延伸了原先翹起的屋頂,搭配曲線式的大跨距鋼骨屋架及「魚鱗片」設計,引入自然光線卻能全日遮擋陽光直射─稱為「集光調整器」。擴充工程讓第一航廈成為結合現代與古典,展現了「詩意」與「禪意」,重新塑造桃園國際機場的意象。

    第一航廈設有購物設施、主題餐廳、北登機門(A1-A9)9處及南登機門(B1-B9)9處、商務中心、哺(集)乳室、廁所、大廳等設施,並透過桃園國際機場旅客自動電車輸送系統與第二航廈連接;除此之外,也設有往桃園捷運機場第一航廈站的連通道及往桃園捷運機場第二航廈站的連通道。

  4.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航點列表 是一份收錄 桃園國際機場 所現今與曾經聯繫的航點的列表。 現今航點. 第一航廈. 第二航廈. 貨運航點. 相關圖片. 改建後的第一航廈外觀. 改建後的第一航廈出境大廳. 改建後的第一航廈報到櫃台. 第一航廈B9登機口. 第一航廈行李轉盤區. 第一航廈管制區內的食品販賣區. 第二航廈內部一景. 第二航廈候機長廊. 第二航廈行李提領處. 第二航廈傳統藝術佈置. 中國國際航空 的 空中巴士A330-300 型客機在桃園國際機場滑行. 中華航空 的 空中巴士A350-941XWB 型客機在桃園國際機場降落. 台灣虎航 的 空中巴士A320 -232型客機客機正在降落於桃園國際機場. 長榮航空 的 波音777-300ER 型客機在桃園國際機場維修.

    航空公司
    目的地城市
    目的地機場
    班次 [a]
    中華航空 [註 3] 【 天合聯盟 ...
    北京
    每週7班
    中華航空 [註 3] 【 天合聯盟 ...
    上海
    每週15班
    中華航空 [註 3] 【 天合聯盟 ...
    廈門
    每週7班
    中華航空 [註 3] 【 天合聯盟 ...
    成都
    每週2班
  5. [] 目次. 序言. 發展年表. 重大事件. 參考資料.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重要事件年表 是一份收錄 桃園國際機場 發展及遭遇的重大事件的列表。 發展年表 [ 編輯] 桃園機場第一、二航廈間的電車系統(SKY TRAIN) 兩岸週末包機航線圖(2008年8月) 第一客運大樓改建工程由日本建築師團紀彥設計. 第一客運大樓離境區商店. 1967年,由民航局提出規劃報告。 1968年,勘定桃園市大園區現址為新機場預定地,訂名「桃園國際機場」。 1971年,完成初步規劃評估。 1974年9月,開始興建,由 華僑 建築師 章翔 先生設計, 中華工程公司 負責施工。 1977年7月,機場聯絡道完工啟用。 1978年, 董孝誼 出任桃園國際機場籌備處處長. 1978年11月底,機場跑滑道、停機坪工程完工。

  6. Wikipedia®和维基百科标志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注册商标;维基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商标。 维基媒体基金会是按美国国內稅收法501(c)(3)登记的非营利慈善机构。 隐私政策 关于维基百科 免责声明 行为准则 开发者 统计 Cookie声明 手机版视图

  7.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第二航廈又稱第二期航站區是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第三座航廈 [a],於1991年3月9日動工2000年7月29日正式啟用。 該航廈在2018年6月10日擴建完成後,年服務容量將可達2,200萬人次,樓地板面積也一舉擴大至338,778平方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