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5日 ·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 A、透過實地走訪,判斷未來加入公司後的通勤距離,以及周圍的機能. 這點不用多說,一定要實際走過才知道通勤距離,以及交通等.

    • 面對非專業面試官,若有是無的透露你有多少能力
    • 身為人資主管,口風要緊
    • 面試就是在演戲,好好想一下自己的人設
    • 人資主管最買單的離職理由: 我可以全力配合公司的安排跟發展

    來面談所謂的專業經理人,就算真的有多專業,他們也不見得識貨,看高不看低的中小企業董事長,不是專業的面談高手,針對這樣的人,面試還是有招可以應付的。 學長其實很有能力,是超強的演戲高手,還是我心中100 分的面試達人! 他說面對這種人,千萬不可以太高傲,跟這樣的人面試,他們不是專業的面試官,很難不受情緒的波動,基本上不會保持客觀,你需要的是態度謙卑,但絕不說廢話,若有是無的透露你有多少能力,但是點到就好,讓面試官來提問。

    很好笑的事,業界一直都很小,跟學長面試的董事長,還認識他現職公司的老闆娘,還會適時的嘆嘆學長口風,問問學長對現在公司的看法,結果學長說我是天生的戲精啊!學長最強的昰即使他覺得現在的公司真是充滿一群笨蛋跟冗員,他都能心平氣和,靈肉分離的改口說,現在公司的兩位老闆娘都很優秀啊! 學長內心才不這麼認為呢? 他現在的公司,充滿了一堆不如他的人,時常在跟我說在這簡直是大材小用,真正的理由是在現任公司,感到沒有發揮才想走的,他笑說身為人資主管,口風要緊,千萬不能輕易上當,開始批評起前東家!

    我們時常會聊起公司很多面試的鬼故事,深深明白台灣人有多老實,但老外就不一樣,外國人其實做事能力沒有台灣人那麼好,也沒有台灣人工作那麼勤奮喔! 但是外國人每一個都很會包裝自己的貢獻跟成就,甚至還很會說故事,面試就是行銷,行銷就是高級騙術,哪怕你對前東家、前老闆恨之入骨,面試就是在靈肉分離,跟你的朋友抱怨就好! 面試就是在演戲,好好想一下自己的人設,一定要精心包裝過自己要說出的話,因為面試就是在互畫大餅,不是來跟面試官交心的,你是來幫自己談個好價錢的,職場是金錢語時間的等價交換,當然更沒義務說出真正想離職的真相,真相都是需要經過修飾的,錢太少、 公司文化很差 、主管很討厭、公司把我資遣,我都會轉化成正向積極的理由,往自己臉上貼金。

    哪怕你內心多厭世,面試都不可以貿然的衝動,我最喜歡說的離職理由是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或是我希望換去規模更大的公司,接受更多挑戰,哪怕人資也知道你在那邊講假話,但是至少人資主管,會知道你是一個聰明的求職者.哪怕這家公司就是那麼爛,你也不可以大肆批評,我跟學長實在遇過太多求職者都是敗在離職原因亂講話,我們時常在吐血啊! 從出版到回公司,我這段日子還去跟了一個獵才公司總經理,請教我這種半年去當作家跟自由工作的情況,如何包裝離職理由,他說你應該說,我未來回公司,可以全力配合公司的安排跟發展。 其實這招對於我回公司還真的有企業買單,我也順利在新書宣傳完, 順利找到一家能夠因人設事的公司,所以真實的離職理由,你需要透露嗎? 根本沒必要啊! 面試就是為了錄取的。

  2. 4 天前 · 2.其他人在回答問題時記得保持微笑&時不時點頭(我幾乎沒回答到什麼問題,但我一直提醒自己要笑,不知道這有沒有算印象分XD) 3.對玉山的企業文化要有基本了解 4.不用太緊張,面試官都蠻和善的,面試過程很多都是在分享自己的經驗跟介紹這份工作

  3. 2020年11月5日 · 一、簡單介紹一下自己. 不管面試官有沒有認真看履歷或自傳,都沒有面對面簡單說明來得直接, 自我介紹 是面試時,常會碰到的第一個問題。 建議介紹需簡短且著重在自身專長與工作經歷的描述,背景的部分簡單敘述即可,除非面試官有追問再詳述。 一般而言,公司不會想知道你的祖宗八代、身家背景,或是從小看了魚兒力爭上游開始決定奮發向上的故事,只要提及自己是什麼學校及科系,最多可加上特殊表現或獎項即可。 接下來的重點是工作經驗的部分,若是從第一份工作開始敘述,可以加快速度,最後的工作則要的講詳細些。 簡單說明前一份工作是做什麼的、隸屬哪個部門、職稱是什麼,主要負責工作有哪些、具體成績及相關成就等等。 不應回答像是執行主管交辦任務這類的答案,如此面試官無法判斷你的工作內容及能力。

  4. 2022年5月4日 · 面試問題 – 「遇到困難時如何解決? 」這絕對是面試問題中最常見到的幾題之一,勢必要先準備好。. 而要做好準備,就要先了解面試官問這一題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其實這個問題的完整版是「請告訴我你曾經在工作上遇到過什麼困難,最後是怎麼解決 ...

  5. 2022年12月12日 · #1 一直處於高度焦慮狀態 你會不會害怕周一到來?或者每個工作日之前的夜晚都輾轉難眠?你的身體會不會出現一些訊號,例如胃痛、心悸、每天不檢查電子郵件會感到焦慮等?

  6. 2024年1月22日 · 通常收到offer的管道,不外乎以「電話口頭通知」或是「寄電子郵件」這兩種情況: 情況一:電話通知、回電婉拒. 若對方人資或面試官是以電話口頭通知錄取,則在做出決定後,盡快於對方公司「上班日的時間」,也打電話回去給「通知你的當事人」親自口頭告知婉拒。 這不僅僅是出於尊重,也能夠保持自己的專業可信度。 情況二:來信通知、回信婉拒、 (電話告知) 如果對方人資或面試官是以電子郵件通知錄取,基於禮貌與尊重,勢必也要在做出決定後的第一時間回覆電子郵件給對方。 此外,為了避免對方可能因為業務繁忙,未能第一時間接收到你的回覆信件,或是避免因為沒有即時通知而落人口舌,建議寄出婉拒信後,最好能再打通電話過去,確定「通知你的當事人」已有接收到你後續的決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