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日常生活中該如何協助老人家避開憂鬱的地雷根據多年看診經驗歸納出避開憂鬱雷區三部曲」,歡迎參考運用! • 首部曲: 不動聲色在不知道是否有憂鬱症時最好不要過度反應。 • 二部曲: 察言觀色。客觀地觀察言語、行為,是否有憂鬱症的症狀。

  3. 2019年3月6日 · 憂鬱症 這幾年越來越被關心了可是是否能在真的狀況嚴重前我們可以先有覺知的能力好好關心自己或是好好關心身邊的人你覺得自己總是壓力很大? 你總是開心不起來? 甚至......你也經常懷疑自己是否得了憂鬱症。 既然如此,就讓我們來檢測,時時關心自己的情緒與心理健康。 請您根據最近一星期以來,身體與情緒真正的感覺,勾選最符合的一項。 (請打勾) (憂鬱症量表摘錄自 董氏基金會網站) 圖片看不清楚,直接看純文字吧: 1. 我常常覺得想哭. 2. 我覺得心情不好. 3. 我覺得比以前容易發脾氣. 4. 我睡不好. 5. 我覺得不想吃東西. 6. 我覺得胸口悶悶的 ( 心肝頭或胸坎綁綁 ) 7. 我覺得不輕鬆、不舒服 ( 不爽快 ) 8.

  4. 2018年5月21日 · 憂鬱症的症狀最明顯會出現在飲食和睡眠的改變上照顧者經常要面對病人突發或惡化的身心症狀並且因為金錢和時間等資源都投注在照顧病人之上自然壓縮到照顧者自我照顧的時間與金錢分配對病人很慷慨卻吝嗇給自己一點休息或犒賞的情況導致照顧者更容易成為憂鬱症的潛在族群隨時都可能需要面對病人提出的要求容易讓照顧者睡眠週期被打斷或者心裡有罣礙而無法安心入睡。 飲食上面,也可能受到擔心、焦慮、自責、恐懼等影響,而有食慾不振或是以吃削減壓力的現象。 久而久之,情緒自然容易受到影響,可能變得沮喪、提不起勁,或者出現情緒失控無法克制怒氣等情況。 這裡提供簡單的憂鬱症量表供讀者自行檢視,如果左欄的敘述出現的越頻繁,就越有可能是憂鬱症的高危險族群。

  5. 1. 讓家人都真正理解照顧病人的辛苦. 首先要真正理解「照顧病人的辛苦」,照護不只是陪伴,它是一份需要專業訓練的工作,照顧者與身邊的支持者都需要這層認識。 侍病憂鬱發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照顧者感受到的巨大的孤獨感以及責任感所造成的壓力。 讓所有家人都體驗、理解照顧的日常情境,找到合理而適合的分勞分憂方法,是避免憂鬱發生的首要原則。 2. 認知沒有所謂「完美的照顧」 其次,時常鼓勵自己,「我已經盡力做到最好了」。 容易發生侍病憂鬱的人通常有些共通性,譬如責任感強烈、容易自責、完美主義傾向、凡事都自己解決,不太與身旁的人商量,或者是獨生子女,沒有親近的人可以討論,只能自己一肩挑起大小事務。

  6. 在長輩相近年齡的朋友圈裡因老化導致的失能與死亡名單將隨著年紀漸長而越來越長雖然他們不把生老病死這類事情掛嘴邊或是有時講得很豁達實際上看著身邊的親友們一個個過世他們也知道總有一天需要面對的是自己的死亡如果這時候長輩的身體還有病痛在身更容易產生憂鬱症狀長輩這樣的煩惱通常難以跟青壯年期的兒孫輩提及。 一來因為面臨的人生階段不相同,兒孫可能難以理解;二來也不希望讓兒孫輩擔心。 老人家要不就是將這些苦往心裡吞、悶在心裡,成天疲倦、無活力,也不快樂。 要不就是將擔心轉化為憤怒暴躁的情緒,形成兒孫輩對老人家產生凡事看不順眼、愛翻舊帳、脾氣不好的印象。 若兒孫輩、伴侶對於這些轉變不夠敏銳,可能使老人家的憂鬱更加嚴重。 被老化掩蓋的老年憂鬱症,求助者通常並非長輩本人.

  7. 2018年11月26日 · 1. 學會放鬆呼吸 就能預防失智症和憂鬱症. 2. 抗憂鬱飲食:避免甜食和垃圾食物. 更多《他是憂鬱,不是失智了》的文章: 請關心身邊的長輩好嗎?

  8. 鹿港基督教醫院副院長暨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醫療體系主任邱南英醫師表示老人鬱症和年輕族群鬱症的原因症狀和徵候的表現有些不同而且老年人的自殺死亡率比年輕族群高上許多身邊的親友應該特別注意老人憂鬱常見鬱症的表現 與社會因素及身體狀况與失落較具關聯. 鬱症MDD常被外界稱為重鬱症重度憂鬱症但邱南英副院長提到MDD英文全名為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並沒有「重度」的意思,而是「主要的憂鬱症」,此外MDD其實也有輕、中、重的差別。 鬱症會發生在任何的年齡層,可是老人鬱症的病因和年輕人鬱症有些不同。 邱南英副院長表示,年輕人有很高的比例是因為遺傳因素,但是老人家跟社會因素(如:社會階層較低、缺乏社會支持)等有很大的關係,另外也和以下的因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