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9日 · 本港註冊中醫師何醫師建議可以使用中藥草本精華對抗灰甲成份天然外用方法簡單步驟如下最後何醫師指若果灰甲過厚難以剪細可以使用溫水浸泡指甲令指甲變得柔軟至可以修剪狀態並提醒不要與患者共用指甲挫及甲剪以免造成感染。 延伸閱讀:指甲出現2情況或患肺癌心臟病. 家庭醫學科醫生李思賢表示,一般健康的指甲是平滑圓潤帶有光澤的。 坊間有謠傳指,接近掌部的白色月牙與健康有關,事實上那只是指甲生長的一部份,與健康沒有關聯。 至於太凸或太扁的指甲都是不正常的,可能隱藏健康問題。 健康指甲VS不正常指甲: 點擊圖片看健康正常指甲VS不正常指甲: 健康指甲. 不正常指甲:杵狀指. 不正常指甲:匙狀甲. 杵狀指VS匙狀甲. 李醫生指,指甲太凸或太扁或隱藏多個健康問題,解釋如下: 1.

  2. 2023年12月19日 · 1. 紫外光燈治療. 中度至嚴重的濕疹可用紫外光燈治療透過紫外線的能量調節皮膚免疫系統減輕皮膚發炎和痕癢。 每周3次治療以達治療效果,療程可達至數月不等,但長期治療可以增加皮膚癌風險。 2. 口服類固醇藥物. 針對濕疹嚴重患者,醫生或會處方口服皮質類固醇,以減低炎症。 然而,這類藥物有嚴重的潛在副作用,故不能長期服用。 3. 口服免疫力抑制劑,例如環孢素,原理是抑制免疫系統、減低皮膚炎機會。 但是,副作用是可能影響免疫系統、增加嚴重感染、癌症風險,而且對腎臟及血壓等造成影響。 因此,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必須定期抽血監控情况。

  3. 2022年10月12日 · 1.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s):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的作用是緩解疼痛和減輕炎症,例子包括布洛芬(Ibuprofen)。 但要注意強效的 NSAIDs 容易引致胃部不適,亦有機會增加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 所以醫生會視乎情況,為病人處方膏狀的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s),直接塗在受影響關節上。 2. 抗刺激劑: 市面上有些軟膏含有使辣椒變辣的成分——辣椒素(Capsaicin),也有些含薄荷醇(Menthol)。 將這些軟膏搽在受影響關節上,有機會干擾傳輸疼痛信號的路徑,從而減輕痛感。 3. 類固醇:

  4. 2024年4月29日 · 甚麼是濕疹? 哪些症狀較常見? 營養師李宜樺 在Facebook專頁好食課發文指濕疹並非單一指某種疾病只要是皮膚發炎或過敏而且在臨床上無法被明確診斷的皮膚發炎症狀例如汗皰疹和異位性皮膚炎都可以被歸類為濕疹」。 由於濕疹的定義很廣泛,所以症狀較多,以下均為濕疹典型症狀:皮膚痕癢、脫皮、紅腫、出紅疹、起水泡、皮膚增厚。 8種食物易引發濕疹 吃燕麥朱古力更痕癢? 引發濕疹的原因是甚麼? 營養師李宜樺指出,除了天氣變化、生活壓力、遺傳體質外,濕疹與飲食習慣也有深切關係。 除了常見的致敏食物,另有1類食物亦應盡量避免。 甚麼食物易引發濕疹? ⬇⬇⬇. 易引發濕疹食物. 容易引致過敏的食物. 牛奶. 雞蛋. 花生. 海鮮. 這些食物都是常見的致敏原,一旦進食過量可能會引發濕疹.

  5. 2023年9月2日 · 《星島頭條》綜合多位註冊中醫師的推介的袪濕止痛食材、湯水,讓大家參考。 風濕成因|下雨天受風寒濕邪侵襲 經絡氣血受阻易風濕痛. 甚麼是風濕? 註冊中醫師梁尹倩(Cinci) 在「CheckCheckCin」facebook專頁發文指,一般人認為「風濕」是一種慢性關節痛,轉天氣時容易發作。 在中醫理論中,「風濕」指的是風邪與濕邪。 梁醫師指,「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中醫稱之為痹證,即凝滯不通的疾病,每逢潮濕下雨天,風邪和濕邪之氣較盛。 若身體受風寒濕邪侵襲,就會令經絡氣血受阻,痛楚加劇。 風濕症狀|遇冷遇熱關節易酸痛 患者不分年齡. 風濕發作有何症狀、特徵? 梁尹倩醫師解釋,風邪為患屬於「行痹」,關節疼痛遊走不定、有時兼有寒熱:

  6. 2023年2月13日 · 2023-02-13 00:00. 春日潮濕天氣下,又是濕疹的高病發期,很多人都知臉及手腳都可以出濕疹,較少人知道原來下體也可「中招」,而且下體濕疹不分男女都有機會可患上,再加上男女私處屬較濕暖的部位,更易助長濕疹,病發時亦特別痕癢。 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特提醒大家防治下體濕疹的有效方法,以防惡化,導致其他細菌感染。 40 歲港男陰囊濕疹個案. 陰囊濕疹 胡亂搽藥膏更痕. 據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表示,患者為四十多歲的梁先生,去年夏天開始出現陰囊痕癢的症狀,但因疫情決定暫不前往求診,並自行到藥房購買止痕藥膏,每次塗搽後痕癢會獲得短暫緩減,但過後又再痕癢難當。 拖了約半年,患者發覺陰囊皮膚變得愈來愈粗厚,他見疫情已告穩定及放緩,便往諮詢皮膚科醫生。 下體濕疹 陰囊皮膚增厚.

  7. 2023年11月2日 · 2023-11-02 16:52. 現時預約醫管局普通科門診服務,可以電話預約系統或醫管局手機應用程式「HA Go」內的「預約普通科門診」功能,預約未來24小時的診症時間。 對於不太熟識使用手機的長者,通常以電話預約的方法預約,但早前有長者反映,電話「打足一日都唔通」。 《星島頭條》記者使用「HA Go」內的「預約普通科門診」功能,實測預約門診服務是否較容易。 「預約普通科門診」是HA Go內的其中一個功能,可以隨時隨地為自己、為他人預約,預約門診包括全港所有普通科門診。 記者分別在今日12時08分及14時52分左右嘗試預約,發現除離島區門診外,大部分門診均顯示門診已滿,惟兩次實測均顯示有部分普通科門診仍有名額可供預約。 港島、新界及九龍的門診名額已滿。 HAGO 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