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以色列军方发言人表示,来自加沙的武装分子从陆地和海上入侵了四个位于以色列的小型农村社区、边境城市斯德洛特和两个军事基地。以色列媒体报道称,共有七个社区处于哈马斯的控制之下。

  2. 2023年10月14日 · 大量平民在此次戰爭中遭到殺害,截至10月底,戰爭已造成至少1,500名以色列人 [138] 和8,0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包括3,000多名兒童;還有230多名以色列人和第三國公民仍被哈瑪斯劫為人質 [139]。

  3. 2 天前 · 以色列建國之後,由埃及、伊拉克、約旦、敘利亞、黎巴嫩等國組成的阿拉伯聯軍向以色列發起攻擊,引發了以色列獨立戰爭,又稱第一次以阿戰爭。

  4. 以色列哈瑪戰爭時間線 (2024年) 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武裝組織 哈马斯 從 加沙地带 對 以色列 發動 大規模軍事攻擊 。. 本條目列出 以色列—哈瑪斯戰爭 在2024年的發展。. 關於戰爭在2023年的發展,參見 以色列—哈瑪斯戰爭時間線 (2023年) 。.

    • 背景
    • 歷史
    • 影響

    猶太人是一個源自古代近東地區的民族。有人類學研究認為時間公元前10世紀或公元9世紀該地區的鐵器時代曾經存在過猶太部落王國。根據猶太教教義,以色列地帶為猶太人的應許之地。 歷史上,以色列地帶曾經先後被新巴比倫帝國(586-538 BC)、波斯第一帝國及希臘馬其頓帝國(538-160 BC)、塞琉古帝國轄下的哈斯蒙尼王朝(馬加比家族)(160-37 BC)、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37BC-390 AD)、東羅馬帝國(390-611 AD)、阿拉伯帝國(636-1099 AD)埃及馬木留克王朝(1260-1517 AD)、鄂圖曼帝國(1517-1920 AD)所統治。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該地區由英國委任統治,被稱為英屬巴勒斯坦託管地。 19世紀末,大批猶太人陸續移居巴勒斯坦,這是猶太人第一次向巴勒...

    第一次以阿戰爭:於1948年5月15日開戰,以色列人稱之為「以色列獨立戰爭」,阿拉伯人稱之為「大災難」。
    第二次以阿戰爭:於1956年10月29日開戰,又別名為「蘇伊士運河危機」和「西奈戰爭」。
    第四次以阿戰爭:於1973年10月6日開戰,又別名為「贖罪日戰爭」、「齋月戰爭」和「十月戰爭」。

    第四次以阿戰爭結束之後,部分曾參與各次衝突的參戰國認知到武力並不能徹底解決問題,於是以阿之間開始走向和平談判的道路,但由於雙方一開始開立的條件過於苛刻,和平談判之路仍屬遙遠。 然而及後的伊朗革命,使雙方關係出現轉變。1979年爆發伊朗革命,什葉派伊斯蘭精神領袖霍梅尼返回伊朗,成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1979年1月巴列維國王被迫流亡美國,伊朗新伊斯蘭政權要求美國引渡前國王,被美國當局拒絕。伊朗與美國交惡,其後正式宣佈斷交。原本親西方的伊朗與以色列宣佈斷交,取代阿拉伯國家成爲以色列和美國的主要敵對國家。1979年11月,伊朗大學生闖進美駐伊朗大使館挾持了52名美國人質,霍梅尼公開表示支持伊朗大學生,美伊關係更進一步惡化。伊朗革命後,作為最大的什葉派伊斯蘭國家,與遜尼派為主的阿拉伯國家為敵對國家,阿...

  5. 以色列軍隊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逐出了黎巴嫩,迫使巴解轉移基地至突尼斯。是為黎巴嫩戰爭。以色列最後在1986年撤出了大部分在黎巴嫩的軍隊,邊界的緩衝地帶則一直被維持著,直到2000年以色列進行單方面的撤軍。

  6. 隨著2023年10月以色列—哈馬斯戰爭的爆發,以色列加大了對敘利亞的打擊力度。 [8] 從2023年10月12日到22日,以色列至少發動了三次針對敘利亞(主要在 大馬士革 和 阿勒頗 )的機場的襲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