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5日 · 在資金重新歸隊力積電不甩三星砍價搶單利空訊息今股價開盤直接突破29元關卡以29.4元開出在買盤不斷進場追價股價一路飆高觸及漲停31.05元一舉收復所有均線截至9點44分股價報30.9元漲9.38%成交量爆出逾8.82萬張。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 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首次上稿:09:50 更新時間:13:53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三星拋震撼彈,傳本季調降晶圓代工報價5%至15%,以爭取客戶投片,拉高產能利用率,不過,力積電(6.

  2. 2019年12月3日 · 聯電昨收盤價為15.1元力晶昨未上市均價為16.09元力積電均價為18.97元距離11月中力積電股東臨時會釋出今年底辦理公開發行明年下半年申請登錄興櫃的消息兩檔股價不到一個月漲幅均超過45%尤其力晶小股東才剛以10.1元拿到力積電增資股馬上價差就將近1倍持有的小股東樂呵呵。 據了解,力晶、力積電近期接單好轉,產能利用率提高,不僅第4季可能單季獲利,明年第1季也淡季不淡,小股東除了期望下半年能扭轉全年順利轉虧為盈,也看好明年可望獲利。 此外,該集團預計本週三下午舉行整合技術平台發表會,將端出生物晶片、邏輯暨特殊應用、記憶體等產品代工服務平台,加上力積電預計明年下半年將登錄興櫃,在短期與未來利多發酵下,帶動力晶、力積電未上市股價近半個月驚驚漲。 力晶近3年股利也比聯電高.

  3. 2024年5月3日 ·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晶圓代工廠力積電6770昨盛大舉辦銅鑼新廠啟用典禮宣示要建構非紅色供應鏈銅鑼新廠已完成首批設備安裝並投入試產將成為力積電推進製程技術爭取大型國際客戶訂單的主力平台同時也著手準備先進封裝的矽中介層Silicon Interposer技術利多消息帶動力積電今股價勁揚以24.2元開出截至10:10分股價暫報25.75元上漲2.15元漲幅逾9%成交量逾6.3萬張。 力積電銅鑼12吋廠總投資金額超過新台幣3千億元,耗時3年興建終於完工啟用,已投入新台幣800億元,完成首批設備安裝並投入試產,新廠預計量產55、40、28奈米製程,最大月產能5萬片,目前建置約近9千片,客戶若順利完成產品驗證,下半年可望貢獻產出。

  4. 2023年10月17日 · 2023/10/17 11:49. 外資低接進場力積電股價墊高回季線。 (記者洪友芳攝)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IC設計業庫存去化需求偏弱IDM廠新增產能供應面增加市調機構TrendForce評估晶圓廠8吋平均產能利用率持續下探50到60%,成熟製程景氣有落底跡象外資低接買盤進場力積電6770股價從10月4日26.05元低點墊高到今17日早盤28.35元高點順利突破季線反壓多方持續在場中護盤截至11點45分股價暫報28.1元漲2.74%成交量逾1.43萬張

  5. 2024年1月8日 ·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力積電6770上週五5日在外資全力催油門搶掃逾5.17萬張下股價收復所有均線並突破31元一度漲停觸及31.05元不過今外資卻反手大開殺戒砍出1萬3713張居賣超第3大在外資大砍下股價摜破30元收今低29.9元大跌3.08%成交量逾6.57萬張。 外資今賣超主要鎖定在電子與航運股,其中又以宏碁(2353)受傷最重,已連4賣,今大砍3萬3014張,居賣超第1大,緊跟在後則是鴻海(2317)今也被賣了1萬4774張;而上週五才大掃進逾5.17萬張的力積電,今遭外資下重手,賣出1萬3713張,居賣超第3大。

  6. 2020年11月25日 · 力積電目前在未上市股價已逾40元黃崇仁並指出未來23年仍是晶圓代工的好年力積電在3D封裝跟台積電2330合作聯發科2454也購買設備跟力積電策略結盟1家大型面板廠也是力積電的主要客戶他自豪可以將1家DRAM廠成功轉型晶圓代工簡直創造半導體業奇蹟力晶先前DRAM虧損慘重而黯然下櫃後來轉型晶圓代工有成連續6年賺達百億元創DRAM廠轉型晶圓代工的新紀錄。 去年5月集團完成企業重組,將力晶3座12吋晶圓廠讓與力積電,力晶並辦理減資60.83%,也讓力晶股東換發力積電股權,力積電則現金增資40.4億元,以每股發行面額10.1元讓員工與力晶股東認購。

  7. 2022年7月30日 ·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力積電6770在2021年12月以49.88元掛牌上市當天收盤75.9元相當於它興櫃的價格從此之後股價一泄如注到7月底收盤只剩下35.25元在它轉上市的這八個月裡力積電的股東應該沒有人賺錢的吧這應該是黃崇仁鐵粉的宿命過去力晶的小股東也是如此2012年力晶股價跌到剩0.29元並且下櫃27萬名小股東也是認命抱著已變壁紙的力晶股票苦守, 好不容易熬了八年重新上市,結果又是遭逢連跌八月的命運,小股東除了搖頭歎息還能說什麼?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