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11月24日 · 1.選擇性失憶。(她對地震前記憶的唯一妥協是,「我叫王登!」) 2.拒絕回唐山尋親。 3.汶川地震,在救災隊和弟弟重逢。 4.回到家看到媽媽洗好一盆西紅柿。 5.自己墳墓底下的課本。

  2. 2012年5月26日 · 我最近在看《創作,是心靈療癒的旅程》,書裡教導如何讓一個無法創作的人或是在創作上受挫的人重新回到創作的路上,這裡的創作不僅是寫作,而是泛指各種藝術的創造活動。恢復創作能力本身就像是一個療程,看了半本書,我的體會是:恢復創作能力等同於自己不再有任何事隱瞞著自己。

  3. 2011年8月8日 · XX寫的東西並不是寫給你看的! 」憑什麼兩個禮拜(或更多)的行程就要讓你認識輪子經過的風土民情,很多人環島都在操體力,從早騎到晚,便利商店可以吃全程……這是主動的旅行,但不是最有意義的旅行。 這是我一直都在想的問題。 旅行的意義因人而異,有人覺得和風景名勝拍個照就算了,這種心理和孫悟空在五指峰上留下到此一遊的意義沒什麼差別,也和街上隨便一隻狗在電線桿上占地盤是近親,這種境界的旅行真不如去看旅遊雜誌我深深覺得。 伊甸基金會常辦海外旅行服務團,到青海、新疆、菲律賓……等,旅行有了人性溫暖上的意義真是不錯呀! 有想看看外面世界的心情固然是好,但人總是會想到自己的,總不可能在國外的幾天都在搬石頭造河堤吧?

  4. 只要電影扯到「性」,必定引起廣泛討論,八卦媒體愛它,專制政府恨它,瘋狂的影迷,又愛,又恨,這是性愛場面的周邊效應,真正的性愛場面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製造話題,它服務於情節需要,如果性愛場面的設計不是為了這個,就是小白老師說的「耍流氓」,拍得愈情色、愈像a片,愈流氓。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