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溫室氣體減量法》、《再生能源條例》,以及《能源稅條例》等能源三法,是環保與拚經濟能否雙贏的關鍵立法,因為其立法意旨之一是在促使高汙染高耗能的傳統產業「轉型」,可惜,三法案一直處於「只聞樓梯響」階段。

  2. 2021年12月21日 · 論減碳表現,GDS去年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比例達22.6%,今年亦積極推進並參與綠電交易,包括簽署大規模可再生能源購電協議,但在氣候承諾及能源訊息披露等範疇表現遜色,因此在綠色和平早前發表的《綠色雲端2021》排行榜[1],僅得36分(100為滿分),於

  3. 「綠色能源」或許還要30 ~ 50年才能發展普及,但這段時間必須要有「低碳能源」,即不破壞臭氧層的能源,核電成為緩阻氣候變遷的重要選項。

  4. 李登輝要政府和台灣人民先弄清楚:「核四有問題還是核能有問題?」 核能是乾淨的,國際已有許多新能源的研究,台灣應積極投入。

  5. 施孟坤大笑:「根據文獻,全世界微手術最快的一位德國醫師,其保持記錄是25分鐘,目前主流的微手術機器,就是在他的指導之下改良、設計出來的」。

  6. 不論是健保費調漲,能源稅、奢侈稅的研議或政策拍板,在縣市長等三合一選舉前都喊卡,就連屬於產業政策的DRAM產業政策再造,或產條例的立法,都得看盡立委的臉色,選前政院不敢躁進。

  7. 由於能源價格飆漲,在不堪嚴重虧損下,台電從今天起開始「第一階段電價調漲」,平均漲幅12.6%,其中家庭用戶漲幅約為7.5%,工業用電15.24%。 這波漲價,經濟部與能源局對外說明時,工業離峰電價漲幅連提都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