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6月23日 · ALK 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接受治療後結果顯示有62.5%患者整體存活期達五年以上

  2. 2024年3月25日 · 15:55. 00:00. 分享. 英國凱特王妃的病情公開後引發了一場關於癌症的廣泛討論特別是關注50歲以下年輕人為何癌症發病率顯著上升。 對此,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也曾發文指出,確實「年輕就罹癌的人變多了」,這恐與抽菸、喝酒、喝含糖飲料、環境汙染、腸道菌群問題、肥胖以及熬夜等因素有關。 如今他又列出罹癌的「10大警訊」幫助大家提早發現病情,同時也提醒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是降低罹癌的有效方法。 ★延伸閱讀★影/凱特王妃宣布罹癌 「3細微動作」藏不安秘密. 黃軒今(25日)在臉書粉專《 黃軒醫師 Dr. Ooi Hean 》發文指出,在凱特王妃病情公開後,英國專家們開始探討,為何近年來50歲以下的罹癌患者數有如此明顯的增加,尤其是那些通常只發生於高齡者身上的癌症類型。

  3. 2023年10月14日 · 國泰綜合醫院牙周病科主治醫師林妍華:「這些發炎作用不只是產生在口腔,它是全身性的發炎,血管發炎可能血管會變硬,硬化然後會變窄,然後會產生一些斑塊,那就會造成心血管的疾病。 根據衛福部公布的數據,國人牙周病盛行高達80.4%,等於每10人中就有8人有牙周病,其中最容易好發的年齡層是50到64歲,罹病風險是18到34歲的6.7倍,儼然成為新國民病,不只影響咀嚼功能,更是多種慢性疾病的元凶。 國泰綜合醫院牙周病科主治醫師林妍華:「糖尿病的病人,他的牙周病得到的機率比較高,嚴重性比較高,治療效果會比較差。 愈來愈多研究發現牙周病引發心臟病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到2倍,中風機高達3倍,它也是失智症、憂鬱症的成因之一,如何降低牙周病危害,專家認為,過去台灣的口腔衛教觀念落後,必須向下扎根。

  4. 2023年10月11日 · 口腔疾病雖然容易預防,但也容易感染,對許多國家來說,都是一個非常大的健康負擔,進而影響人的一生,可能造成疼痛、不適、毀容及心血管疾病等,但若只要勤於預防,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 1. 每天早晚刷牙,每次刷牙時間至少2分鐘,使用含氟牙膏。 2. 使用牙線或間隙刷清潔牙縫。 3. 定期洗牙,去除牙石和菌斑。 4. 避免吃高糖食物,尤其是黏性食物。 5. 飲食均衡,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 6. 飲用足夠的水,保持口腔濕潤。 7. 戒菸限酒,減少咖啡因和碳酸飲料的攝取。 8. 定期檢查口腔健康,及時治療口腔疾病。

  5. 2023年11月11日 · 依據最新衛生福利部110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萬1762人,較109年減少217人,全癌症的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06.5人,較109年下降4.8人。 小姐纖盈第3盒只要39元 順暢保證有感 大吃大喝也不怕. 至於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男女合計)依序為,(1)肺癌(2)大腸癌(3)女性乳癌(4)肝癌(5)口腔癌(含口咽、下咽)(6)攝護腺癌(7)甲狀腺(8)胃癌(9)皮膚癌(10)胰臟。 一手掌握生活大小事,快來加入東森新聞唷! 國健署指出,與109年相比,除了肺癌與大腸癌序位互換、胰臟前進2個名次,其餘排序與109年相同;至於十大癌症排序,男性與109年序位相同、女性皮膚癌與胃癌順序互換、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序位往前,其餘與109年序位相同。

  6. 2022年12月25日 · 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淋巴瘤工作小組召集人王銘崇醫師指出復發或難治型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如果沒有好的治療通常病人的存活平均在3個月左右的時間如果有新的藥物可以治療有可能會讓病情整個大翻轉

  7. 2023年6月20日 · 一篇發表在自體免疫性疾病評論的文獻指出口乾正在乾燥症中的發生率高達90%。 一手掌握生活大小事,快來加入東森新聞唷! 2. 糖尿病國人常見的糖尿病本身即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可能會導致口乾舌燥。 刊載於《牙醫學報》的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中口乾舌燥的發生率較高,其原因可能與高血糖引起的「神經損傷」有關。 3. 慢性腎臟病:慢性腎臟病患者可能面臨頻繁口乾舌燥的狀況。 《臨床腎臟病學期刊》指稱,慢性腎臟病患者中口乾舌燥的發生率較高,其原因可能與腎臟功能受損、代謝物累積和藥物治療等狀況有所關聯。 4. 睡眠呼吸中止症:睡眠呼吸中止症(sleep apnea)為一種呼吸系統疾病,可能導致患者在睡眠過程中出現多次短暫的呼吸暫停,從而使其無法進行充分呼吸、缺氧,進而導致口乾舌燥的狀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