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醫師寫的病歷,病患大都「有看沒有懂」,為推動病歷中文化,確保病人知的權利,國民黨立委陳根德昨天提案修正醫師法第十二條,明定醫師應用中文寫病歷。

  2. 審理時不斷求情,希望法院給緩刑機會,蒞庭公訴檢察官不同意緩刑。 法官認為張犯後態度良好,昨判決應執行2年徒刑。 【2014/05/09 聯合報】@ http://udn.com/

  3. 2019年11月15日 · 國父孫逸仙先生是醫生出身,所以國父誕辰日成為臺灣醫師節。. 可是我們不知道他要開業當醫生,卻遇到醫師資格問題,在香港、澳門都無法行醫,後來到廣州開「中西藥局」順便當密醫,從此參與了革命。. 課本告訴我們,國父是香港大學醫學院畢業,為何不 ...

  4. 嘉義出生的張瑞根,考上醫學系後跟父母表明:「畢業後不開業,不以賺錢為目標。」他認為,開業有成本考量,會用最簡單的方法治療患者,「我不希望成為那樣的醫師。」 是娛樂版嗎

  5. 台灣第一長人金國年初為抓賊摔斷腳住院,積欠醫院8萬多元醫藥、住院費用,市政府社會處專員陳清貴日前到醫院送上「馬上關懷」兩萬元,但雙方因對另外數萬元的民眾捐款用途,有不同意見而引發爭執,不歡而散,張金國也拒收這兩萬元。

  6. 這構成了醫療病歷的邏輯. 我們先論S. S是主觀紀錄, 主要是患者的病史陳述, 而醫師將其記錄下來. 要知道病歷紀錄的S並不是法庭的書記官, 一字一句的鉅細靡遺記錄. 因此, 這裡出現了幾個可能會出現變異的點: 1. 患者因為並不具有醫學專業, 所以可能把跟病情無關的祖宗十八代或者芝麻小事都搬出來跟醫師說. 醫師可能紀錄下來, 也有可能認定與病情無關而將其篩選掉. 2. 承上, 當醫師在擷取篩選病史的同時, 由於此時尚未有確切的診斷, 但會有主觀的初步臆斷, 所以仍然有一種可能, 醫師腦袋在運作的時候, 先認定與病情無關而將其篩選掉, 變成該紀錄不存在於病史紀錄之中, 但事實上該病史與患者最後病情是有關的. 這會後續病歷解讀者 (例如病歷審查者) 會造成甚麼影響呢? 以後再說.

  7.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論語憲問》 以德報怨,是我們常聽到的一句話了,人們通常理解的「以德報怨」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孔老夫子教我們,別人欺負你了,你要忍,被打碎牙齒也要往肚子裡吞,別人來欺負你,你反而應該對他更好,要用你的愛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懷去感動他。 但事實上,我們根本曲解了孔子的原意,我當初,也萬萬沒想到原來在孔子這句「以德報怨」的後邊還跟著另外一段話,什麼話呢? 子曰:「以德抱怨,何以報德?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看完以後,幡然醒悟,原來我們都被某個斷章取義的孔子FANS給玩了一把! 當時的真實情況是怎麼樣的呢? 孔子的一個弟子問他說:師傅,別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對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養羞死他,讓他悔悟,好不好? 孔子就說了,你以德抱怨,那「何以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