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臺灣正體. 日本大地震震央分布圖。 紅:M7以上 、 藍:造成罹難 、 紫:M6以上和最大震度6以上 [1] [2] 。 這是關於在 日本 歷史上主要地震的列表,因為日本位於 地震 活躍區環太平洋火山帶,因此地震非常頻繁。 本表僅列出規模7.0以上或重大傷亡的地震。 災害性地震列表 [ 編輯] 注釋 [ 編輯] ^ 「因災死亡」不是指地震、海嘯等直接損害造成的死亡,而是指在避難等過程中患病或病情惡化、身體狀況不佳而導致的死亡. 參考文獻 [ 編輯] ^ 宇津徳治. 世界の被害地震の表(古代から2010年まで). [2013-02-11]. (原始內容 存檔 於2021-02-14). 1922年以前について準拠。 ^ 気象庁 (編). 震度データベース検索. [2014-03-18].

  2. 2024年1月1日 · 2024年能登半島地震,日本氣象廳命名為令和6年能登半島地震(日語: 令和6年能登半島地震 / れいわろくねんのとはんとうじしん Reiwa-roku-nen Noto-hantou Jishin * /?

  3. 2011年東北地方太平洋地震發生當天,日本氣象廳發布的規模是7.9(速報值)和8.4(暫定值),該數據發表2天後,才又修正為地震矩規模9.0。 參考資料 [編輯] ^

  4. 其他人也問了

    • 歷史
    • 計測震度
    • 應用
    • 與其他震度的關係
    • 外部連結

    日本僅占世界總面積的0.25%,但1996年至2005年間,日本發生6以上地震的次數占世界的20.8%。1884年,日本氣象廳的前身中央氣象台首先發表一個四級震度表,包括:微震、弱震、強震、烈震。1898年增補為微震(感ナシ)、微震、弱震(弱キ方)、弱震、強震(弱キ方)、強震、烈震七個等級。 1908年,又增加了與各等級相對應的現象的文字描述。1936年,《地震觀測法》開始施行,七個震度等級改稱為:無感、微震、軽震、弱震、中震、強震、烈震。 因為震度6未能描述1948年6月28日福井地震中超過90%房屋倒塌的受災程度,1949年1月通過的地震觀測法增設震度7,從0至7共八個等級。震度7列入了「房屋倒塌率30%以上」的標準,但其制訂的詳細過程仍然不明。八個級別分別是:無感、微震、輕震、弱震、中...

    計測震度是指由震度計測定的,將地震動的強弱數值化的震度。依照日本氣象廳的規定,震度由震度計觀測到的計測震度對應得出,對應關係如下節的表所示。1996年以前,日本氣象廳向公眾發布的震度都是由觀測點的職員的體感得出。為了更迅速地向公眾提供地震速報等服務,以及為了減輕主觀因素對震度觀測的影響,氣象廳對震度進行計測化,即由地震計的觀測資料得出震度。

    當地震發生時,日本氣象廳將地震震度,地震震央,是否有海嘯的風險等以「地震訊息」形式對外發表。其中,以下列出與地震震度相關的資料。 1. 「震度速報」 - 地震發生後約1分半,公布地震震度3以上的報告地域名注1; 2. 「震源及震度關聯訊息」 - 當地震最大震度達3以上時,將震度3以上的報告地域名和市區町村名、預計震度5弱以上但尚未判明的市區町村名注2予以公布; 3. 「各地震度關聯訊息」:當震度1以上時,將1個以上地震強度的地震震度觀測點和預計震度為5弱以上的觀測點予以公布; 4. 「其他訊息」 :根據情況,如發生頻繁地震時,將震度1以上的地震發生次數予以公布。 5. 「推計震度分布圖」 :地震震度5弱以上時,為震度4以上的地震震度分布提供詳細的分布圖。 1. 注1:「報告地域名」分為各都府...

    與中國(CSIS)、美國(MMI)儀器震度標準的比較

    時任福建省地震局局長、地震學者金星團隊的研究指出,日本(日本氣象廳計測震度)、美國(基於ShakeMap標準計算的麥卡利地震震度)、中國大陸(中國地震烈度表)三種不同的震度標準可以統一地換算為由有效峰值加速度Am表示的關係,具體如下:

    與俄羅斯MSK震度表的比較

    在1967-1970年間,日本氣象廳轄下的106個氣象台同時使用此震度等級和梅德韋傑夫·史邦豪雅·卡尼克震度分級(MSK)進行觀察。結果顯示日本氣象廳較適合較低震度的地震而MSK震度較適合較高震度的地震。研究結果亦顯示,對於日本氣象廳震度等級低於3的地震,將該震度等級乘以1.5再加1.5便可大概換算成MSK震度,而對於較強的震度則可乘以1.5加0.75。

    地震情報 :: ウェザーニュース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七日內的地震情況。圓圈內的數字就是震度,資料包括震央、地點、經緯、深度。
    気象庁 | 震度について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有日文及英文版本。
  5. 臺灣的地震觀測始於日治時期,2000年8月之前的震度分級是沿用日本1936至1948年所使用的震度分級,將震度分成0級至6級,共7個等級,震度6級為地動加速度在250gal以上。

  6. 2018年9月6日 · 日本氣象廳最初發表的消息指,在北海道膽振綜合振興局安平町觀測到最大震度為日本氣象廳震度等級6強,在千歲市 新千歲機場觀測到震度6弱,在札幌市、苫小牧市、江別市、三笠市、千歲市、惠庭市、長沼町、新日高町觀測到震度5強,在函館市、室 ...

  7. 新潟縣中越地震是發生於2004年10月23日,日本 新潟縣 中越地方的地震,強度為日本氣象廳地震規模6.8,其後有多次6以上餘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