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4日 · 自 第一次世界大戰 後,潛艦得到廣泛運用,擔任許多大國 海軍 的重要裝備,其功能包括攻擊敵人軍艦或潛艦、近岸保護、突破封鎖、偵察和掩飾特種部隊行動等。 潛艦也常用於非軍事用途,如 海洋科學 研究、搶救財物、勘探開採、科學偵測、維護設備、搜索援救、 海底電纜 維修、毒品走私、水下旅遊觀光、學術調查等,超級富豪甚至運用潛艦作為海下移動豪宅。 多數潛艦被認為是一種 戰略 武器(尤其是中大型的彈道飛彈潛艦與巡弋飛彈潛艦),在裁軍或擴軍談判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研發潛艦需要高度和全面的工業能力,目前只有少數國家能夠自行設計和生產軍用級潛艦。 發展歷史 [ 編輯] 早期歷史 [ 編輯] 潛艦最早可追溯到15-16世紀的 李奧納多·達文西 。

  2. 中華民國海軍原計劃是採購6艘同型,並在6艘潛艦服役後將256戰隊升為256艦隊,同時編入潛艦支援,另於花蓮壽豐建立潛艦專用基地,可是因為當年的荷蘭潛艦採購案是因為荷蘭船廠出現經濟危機,荷蘭方面是為了挽救面臨倒閉的船廠才同意為台灣建造改良

  3. 潜水艇 (台湾作 潛水艇/潛水艦 ),簡稱 潜艇 (台湾作 潜艇/潜舰 [註 1] ),是能夠在水下运行的 舰艇 [1] 。 潜艇的种类繁多,形制各异,小到全自动或一两人操作、作業时间数小时的小型民用潜水探测器,大至可裝載数百人、連續潛航3-6个月的 俄罗斯 台风级核潜艇 。 按體積可分为大型(主要为军用)、中型或小型(袖珍潜艇、潜水器)和水下自动机械装置等。 由於潛伏於海中而難以探測的特性,潛艇也是較早期就有的 匿蹤 載具。 大型潛艇多為 圆柱形 ,船中部通常設立一个垂直结构( 帆罩 ),早期称为“ 指挥塔 ”,帆罩多具有平直的 矩形 截面 ,早期多为阶梯形,內有通讯、感应器、 潜望镜 和控制设备等。 [2]

  4. 2024年2月28日 · 排水量約2500噸的海鯤號潛艦,採用強調靜音、裝備容納量大的「雪茄型」設計,與著重於水下巡航能力的劍龍級潛艦「淚滴型」設計不同,整體構型較後者略為寬胖一些。 塗有「711」 白色 編號字樣的帆罩,左、右側各有一片可控制潛、浮的水平翼,未來也將裝設潛望鏡,輔助艦內人員掌握外界環境。 另外,海鯤號的船舷中段有一塊內凹方形,軍事專家私下研判,雖然包括電瓶、潛望鏡等裝備尚未裝設,但由於海鯤號已經「封殼」,因此這並非用於裝備進出的艙門,應為非壓力殼的外軟殼。 至於尚未放入艦內的裝備,可能藉由魚雷管預留孔洞送入。 總統蔡英文去年9月主持海鯤號命名暨下水儀式時與官兵合影,可見海鯤號潛艦的X型尾舵與水平安定翼。 (資料照,總統府提供) 海鯤號潛艦採用7葉槳車葉與X型尾舵。 (資料照,記者李惠洲攝)

  5. 2023年9月28日 · 台灣首艘自製防禦潛艦原型艦(Indigenous Defense Submarine,IDS),28日在高雄廠區舉行命名暨下水典禮,這是原型艦自2020年11月開工以來首度對外曝光,並命名為「海鯤號」(舷號711)。 總統蔡英文出席典禮並為潛艦擲瓶下水,她在致詞時 表示 :「歷史將會記住這天,過去潛艦國造被視為不可能的任務,但如今由國人自己設計、打造的潛艦就在眼前,我們做到了。 關於命名「海鯤」緣由,海軍說明稱「台灣四面環海,屹立於太平洋上」,有「鯤島」 雅稱,而「鯤」字取自《莊子,逍遙遊》,有巨大、隱匿不易察覺,動靜皆難以掌握之意,因此以「海鯤」命名,英譯為「獨角鯨」(Narwhal)。

  6. 2021年9月16日 · 潛艦國造」計劃是2016年台灣總統蔡英文上台之後宣佈啟動,是其任內最重要的國防戰略之一。 計劃始於2017年,由台灣官營背景的「台灣造船公司」(台船)負責建造。 根據資料,該計劃打算建造八艘潛艇,預算為160億美元。 在2020年11月的動工典禮上,時任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酈英傑(William Brent...

  7. 2023年11月4日 ·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表示,台灣至少要有6至8艘潛艦能夠部署3艘南部伏擊區、3艘北部伏擊區,1艘訓練用途、1艘保養;理想狀況是12艘,能在北部、東部及南部等伏擊區各部署3艘,另有3艘作為輪訓與維修用途。. 至於官方規劃 ...

  8.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