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5日 · 聽證會是以接近司法程序般嚴格的方式進行:誰可以出席陳述意見、什麼樣的證據才可以被提出,誰可以對政府人員提出問題、進行辯論,都必須按照嚴謹的法定程序進行。

  2. 2020年10月7日 · 聽證程序是什麼?. 聽證(Hearing)係為落實英美法的自然正義原則——「兩造兼聽」概念,因此廣義言之,立法機關、司法機關、行政機關為了立法、爭訟與行政裁量等行為時,給予相對人、利害關係人、學者專家等以口頭書面提供意見之機會,均為聽證的概念 ...

  3. 此條目介紹的是聽證會。. 關於國會聽證會,請見「 美國國會聽證會 」。. 聽證會 這個概念在 中國大陸 與 美國國會聽證會 有所差異,其目前多是為一種官僚面向 公眾 對提高部分 行政 管制 價格的干預行為作說明的 會議 ,議題範圍被制定得很小。. 基本 ...

  4. 2013年4月30日 · 什麼是聽證會公聽會. 聽證會與公聽會的性質頗為類似,都是為解決爭端之公開機制,但聽證會相較公聽會,規定較嚴格,行政程序法規定,進行 ...

  5. 2023年12月12日 · 一、公聽會是什麼?. 公聽會大多是行政機關為了蒐集意見,邀請當事人、利害關係人或專家學者等出席,類似於舉辦座談會的形式,程序上並無嚴格的法律規定,實務上,可區分為自辦與公辦兩種形式。. 依據都更條例第32條第2項、第3項及第48條規定可知,實施 ...

  6. 臺灣聽證制度發展. 我國行政程序法於1999年公布、2001年施行,其中明文規定聽證程序之內容(第54條~66條),並分就不同行政行為訂定補充的程序要求要求舉行聽證之時機,包含行政處分的聽證程序(第102條、107條~108條)、法規命令的聽證程序(第155~156條)及 ...

  7. 資料來源:本辭典內容 / 繪圖:Yen. 所謂聽證,是指 行政機關 或立法機關為監督行政、調查行政違失或制訂法律時,於作成決定前,給予 利害關係人 提出事實,並且向作成決定的機關辯論 詰問 [1] 。. 例如中選會在審酌公投提案是否符合憲法、法律規定時 ...

  8. 國民大會或各委員會為審查議案之必要,得經參加人員五分之一以上提議,出席人員過半數同意,由各委員會舉行聽證會

  9. 公平參與及實質有效參與,更是聽證程序能否貫徹嚴格性、要式性及公平性並得到各方信賴的基礎。. 正因如此,在主持人方面,我們以公平、公正、公開的方式進行遴選;在程序設計上,以往政府機關所面對的聽證對象單一、爭點相對明確,然而我們所面對的 ...

  10. 聽證(hearing),指的即是行政機關作出決定之前,給予當事人、利害關係人提供意見、提出證據之機會,俾對特定事實進行質證、辯駁之正式程序,此制度僅適用於有關 司法權 能之行使者執行。. 聽證會 與公聽會、說明會與並不相同,三者均為政府為做成政策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