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關節置換術前/後飲食原則. 膝關節及髖關節長期承載身體之重量,若體重過重會增加關節負擔、若體重過輕時膝蓋便會無力支撐全身重量。 然而儘管置換了人工關節,持續的體重過重或過輕也會減少人工關節的使用年限,故關節之保健與體重維持在合理範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建立理想體位目標. 身體質量指數(BMI)= 體重( 公斤) / 身高( 公尺)2 過瘦:BMI<18.5. 我的體位測量值. 身高: 公分. 體重: 公斤理想體重範圍 : - . BMI: ( 過瘦/ 標準/ 過重/肥胖) 理想範圍:18.5≦BMI<24.0. 過重: 24.0≦BMI<27 肥胖: BMI≧27 飲食原則. 每日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 足夠優質蛋白質攝取:包括黃豆製品、海鮮、蛋、瘦肉、低脂奶等。

  3.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注意事項. 制訂日期:98 年4 月27日 修訂日期:112 年4 月7日. 一、住院期間. 手術後您需要住院幾天的時間( 一般在一週內)。 二、疼痛管理. 手術後會有一些疼痛感,但您的醫師與護理人員會依情況提供藥物,盡可能減緩您的症狀,疼痛管理是恢復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部分,術後可以很快的開始膝關節活動與行走,當您感到疼痛減輕之後,您可以開始活動的比較快並且加速恢復肌肉力量,如果您對於術後的疼痛感到困擾則必須要告知您的骨科醫師。 三、傷口護理. 手術後會視病患狀況移除傷口引流管( 約術後1~3 天);一般來說,傷口的縫線會在兩星期左右拆除,這期間,您應避免沾濕傷口,直至它完全癒合。 癒合後,可以用紗布覆蓋傷口( 須每天更換),避免因衣物的磨擦而引起不適或發炎。

  4. 病人及家屬能了解膝關節置換手術的日常照護注意事項,並配合執行復健運動,相信能讓術後恢復更佳且順利的進行,回復日常生活。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5. 關節置換術前/後飲食原則. 膝關節及髖關節長期承載身體之重量,體重過重時便會增加此二處關 節的負擔。. 根據統計,BMI 達30 以上的肥胖患者較常人多出3-7 倍的 機會罹患退化性關節炎。. 然而儘管置換了人工關節,持續的體重過重 也會減少人工關節的使用 ...

  6. 2022年8月16日 ·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大腿及小腿出現瘀青及關節會微腫約三個月左右,溫熱感約六個月左右,請不必過度擔心。 若有異常徵象如:發燒、傷口有分泌物、疼痛加劇等情形,請立即回「 骨科門診 」就診。

  7. 2024年3月22日 · 親愛的病友及家屬您好,本影片將帶您認識人工膝關節置換術之手術目的、術前準備、術後照護等重要資訊,學習重點如下:1. 手術前禁食期間不可吃任何食物、不可喝水或飲料。

  8. 台灣每年接受全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高達27,000人,因此患者術後的傷口換藥、飲食營養、復健運動、環境準備、預防跌倒及預防併發症,和延長人工膝關節使用年限等居家照護更顯重要。 臨床專業照護人員若能儘早於患者前即開始評估和教導患者及家屬術後的照護知識和技能,即可提升其術後居家照護能力,減少合併症發生、延長使用年限,以維持生活品質。 關鍵字:全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居家照護. 前言. 根據108年資料顯示,國人因膝部骨關節炎就診人數高達86 萬人(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21)。 膝部關節炎常引發疼痛、關節僵硬等問題,甚至影響患者活動及生活品質(Huang et al., 2021)。 國內外資料顯示,全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為罹患嚴重膝部骨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