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臺灣中元普渡法會是指臺灣漢族傳統的一系列中元法會儀式,相對於個人或單一家庭的「家普」、單一機關的「私普」,由各聚落、團體或廟境居民聯合舉辦稱公普、聯普,其中由寺廟舉辦的稱為廟普,行會舉辦的稱為行業普、各角頭舉辦的稱為角頭普等,由七月

  2. 臺灣中元普渡法會是指臺灣漢族傳統的一系列中元法會儀式,相對於個人或單一家庭的「家普」、單一機關的「私普」,由各聚落、團體或廟境居民聯合舉辦稱公普、聯普,其中由寺廟舉辦的稱為廟普,行會舉辦的稱為行業普、各角頭舉辦的稱為角頭普等,由七月

  3. 基於人飢己飢、人溺己溺、惠及眾鬼的思想,人們紛紛在七月,舉行設食祭祀、誦經作法等「普渡」、「施孤」佈施活動,以普遍超渡孤魂野鬼,防止祂們為禍人間,又或祈求鬼魂幫助去除疫病和保佑家宅平安。

  4. 點火迎神. 在台灣, 舊曆 的七月初一日子時(23:00)開始, 廟宇 轄境的各家人士點亮燈火,號曰「普渡公燈」。 為 普渡公 ( 大士爺 )與眾家 好兄弟 指引方向,享用 香火 。 燈火兩側或有設造型者、貼 對聯 者,如:「金蓮燈前聞泣夜,盂蘭會上救升天。 在 日本 本土,盂蘭盆會舉行前會先燃點 迎神火 (日语:迎え火) 迎接神明。 豎幡. 香港 潮人盂蘭勝會 在神棚前的豎的幡. 豎幡在閩南、台灣稱為立燈篙,是懸掛燈火及旗幟,以便邀請眾 神 來監管法會,也是邀請放禁在外的眾家 好兄弟 共享法會的成果。 幡竿 是以高大的青竹製成,上面掛上 燈籠 ,下面有紙紮神位或 護法神 像守衛之。 幡竿的作用是為好兄弟引路來到會場享用祭品,同時聽經,以期獲得解脫。

  5. 1952年起,政府大力推动“节约拜拜”,定于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时统一普渡,之后顺应民情,由各家庙宇自行决定普渡期程。 在台湾,中元普渡不仅是民间的活动, 公家 也会借此机会祷祝社会安和乐利。

  6. 源于佛教盂兰盆法会,根据《盂兰盆经》,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到三十日举行(七月十五达到最高峰),以佛法供养三宝的功德,回向现生父母身体健康 [1]。

  7. 嘉義市的農曆七月的 中元普渡 是採輪普制度,由嘉義城隍廟城開鬼門,後以九華山地藏庵關鬼門結束 [16] 。 因該地藏庵香火鼎盛、加上地緣關係,鄰近雲霄厝居民早期以製香維生,形成地方特色 [10] 。 1906年梅山地震 , 諸羅天妃宮 倒塌,媽祖神像移到嘉義城隍廟供奉。 在1947年九華山地藏庵整修時,信眾共同策畫重迎此媽祖像駕臨地藏庵,並發起閹雞比賽,以冠軍閹雞祭拜媽祖。 此後,元宵節時,嘉義城隍廟媽祖回到地藏庵前舉辦閹雞比賽,發放紅包後,再迎回城隍廟。 此活動後因故中斷卅多年,直到1998年才在地藏庵董事長黃英聰及城隍廟董事長蔡金鍊合力促成下恢復。 但兩廟合作五年後,2003年再度中斷。 有信眾指出地藏菩薩前舉辦閹雞比賽為不敬之舉,因此閹雞比賽由城隍廟自行舉辦,而媽祖也不再巡溫蕉厝。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