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1月11日 · 「抗焦」三大法門. 調適焦慮的方法很多,整合起來有三個面向,每個面向都有實用的技巧,概述如下: 1.「從身到心」調適法:先改變我們面對焦慮時的生理反應,可促成心理狀態的改變。 *腹式呼吸——運用改善生理狀態的呼吸法,可有效紓壓。 *漸進式肌肉放鬆——實用的肌肉放鬆過程,能鬆弛身心。 *自律訓練與自我暗示——專注於內在生理的感受。 *生理回饋——透過儀器訊號的呈現,逐步去調控生理功能,進而減輕焦慮。 2.「由心到身」調適法:讓心頭放鬆,由此改變我們的生理反應。 *冥想、靜坐、各種放鬆情緒的方法——淨空思緒、自我察覺。 *善用想像——想像美好的景象。 3.認知行為治療法:透過認知和行為技巧,轉換看事情的觀點,去除情緒障礙。 *認知治療——改變看待世界的方法. *行為治療——暴露練習,克服焦慮.

  2. 2024年5月23日 · 內容節錄. 《你可以喘口氣:給憂鬱症照顧者的備忘錄》. 照顧者的六大感受: 羞愧、怨天尤人、罪惡感、沉重的責任感、憤怒、悲傷. 我接下來會花 ...

  3. 2016年7月9日 · 譯者|黃小萍. 出版社|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2016/06/06. 若你感覺自己不值得愛,經常推開好事,甚至有成癮的困擾,或走不出虐待循環,都可能源於童年受到的傷害所遺留下的羞恥感。 閱讀這本書將幫助你用慈悲心療癒童年遭到錯待的傷痛,在人生之路上踏出更穩健的步伐。 文章節錄. 《這不是你的錯:對自己慈悲,撫慰受傷的童年》 為什麼非得要療癒羞恥感,才能走出童年受虐的傷痛? 人在經歷創傷以後,尤其是對於曾在童年受虐的受害者而言,羞恥感會以強大但又令人不察的方式糾纏、折磨著他。 這種羞恥感,通常又叫做根基於創傷的羞恥感(trauma-bound shame),會阻礙療癒與康復,讓受害者僵在原地、無法原諒自己曾遭受虐待,並認為這是咎由自取。 羞恥感藉由創傷而坐大。

  4. 2012年1月7日 · 臨床是猜測的醫學,可能對病名、病因都不清楚,必須從治療來觀察病人反應,決定治療的方向是否正確;而病理科是臨床的最終診斷(final diagnosis ...

  5. 2014年3月1日 · Q12:維他命E可以預防阿茲海默症嗎?. A:的確有研究顯示,長期服用富含維他命E等抗氧化劑的食物,可以減少認知功能退化和預防阿茲海默症的 ...

  6. 2024年5月29日 · 牙齒保健從小做起 兒童牙科醫師推「口腔親善之家」.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529 15:59:03)口腔健康是家庭常見的共同問題,家庭成員彼此會相互影響 ...

  7. 2021年11月12日 · 在 所謂的治療性沉默(therapeutic silence)之中——一種讓人不自在的安靜,理論上是要能從病人 身上導出真相——我繼續等待。 終於她說了句:「我有皰疹。 我問道:「帶狀皰疹或者單純皰疹? 「如果妳整個人髒透了會得的那種。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