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栽培.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天人菊 ( 學名 : Gaillardia pulchella ),又名 虎皮 、 老虎皮 (上海)、 中心 、 矢車天人菊 ,是 菊科 天人菊屬 的植物,分布於 北美洲 、美洲熱帶、美洲大陸,原產於美國中部,是一種生長期很短的一年生植物,目前已由人工引種栽培。 [1] 天人菊是美國 奧克拉荷馬州 的州花,也是臺灣 澎湖縣 的縣花。 形態 [ 編輯] 管狀花深紫紅色,舌狀花基部至中部為淡紫紅色,頂端黃色. 天人菊的側枝直立,被密毛,株高0.6-1米; 葉 互生,多為基生,長4-8厘米,葉全緣、具粗齒或淺裂。 頭狀 花序 直徑4-6厘米,鮮紅、橙或黃色。 舌狀花基部與中部的管狀花為紫紅色,舌狀花先端為黃色。

    • 概觀
    • 基本介紹
    • 形態特徵
    • 生長環境
    • 繁殖方法
    • 栽培技術
    • 主要價值
    • 植物文化

    天人菊(學名:Gaillardia pulchella Foug.)菊科一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莖中部以上多分枝,分枝斜升,被短柔毛或銹色毛。下部葉匙形或倒披針形,邊緣波狀鈍齒、淺裂至琴狀分裂,先端急尖,近無柄,上部葉長橢圓形,倒披針形或匙形,葉兩面被伏毛。頭狀花序徑5厘米。總苞片披針形,邊緣有長緣毛,背面有腺點。舌狀花黃色,基部帶紫色,舌片寬楔形,頂端2-3裂;管狀花裂片三角形,被節毛。瘦果長2毫米,基部被長柔毛。冠毛長5毫米。花果期6-8月。

    原產熱帶美洲。天人菊色彩艷麗,花期長,栽培管理簡單,常作庭園栽培,供觀賞。

    •中文學名:天人菊

    •拉丁學名:Gaillardia pulchella Foug.

    •別稱:虎皮菊、老虎皮菊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一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莖中部以上多分枝,分枝斜升,被短柔毛或銹色毛。下部葉匙形或倒披針形,長5-10厘米,寬1-2厘米,邊緣波狀鈍齒、淺裂至琴狀分裂,先端急尖,近無柄,上部葉長橢圓形,倒披針形或匙形,長3-9厘米,全緣或上部有疏鋸齒或中部以上3淺裂,基部無柄或心形半抱莖,葉兩面被伏毛。

    頭狀花序徑5厘米。總苞片披針形,長1.5厘米,邊緣有長緣毛,背面有腺點,基部密被長柔毛。舌狀花黃色,基部帶紫色,舌片寬楔形,長1厘米,頂端2-3裂;管狀花裂片三角形,頂端漸尖成芒狀,被節毛。瘦果長2毫米,基部被長柔毛。冠毛長5毫米。花果期6-8月。

    天人菊比較耐乾旱,並且耐炎熱,喜歡高溫,但是不耐寒。喜歡光照,也可以耐半陰。選擇沙質土壤即可,要求排水性良好。在養殖的時候需要及時的施肥。

    播種

    天人菊常在夏季進行播種,種子用溫熱水浸泡3-10個小時,直到種子吸水並膨脹起來。播後幼苗出土後,要及時把薄膜揭開,並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後讓幼苗接受太陽的光照,否則幼苗會生長得非常柔弱,當大部分的幼苗長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葉子後就可以移栽上盆了。

    扦插

    天人菊扦插繁殖通常結合摘心工作,把摘下來的粗壯、無病蟲害的頂梢作為插穗,直接用頂梢扦插,插穗生根的最適溫度為18-25℃,同時要注意光照管理,光照越強則插穗體內的溫度越高,插穗的蒸騰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於插穗的成活。

    上盆

    天人菊的小苗上盆的時候先在花盆的底部放上碎瓦片或者粗砂粒來做濾水層,在撒上一些腐熟的肥料作基肥,基肥上放上一層配置的土壤,最後再安放植株。上盆後要將花盆澆一次透水,並放在蔭蔽的環境中養護一段時間。

    肥水

    天人菊與其它草花一樣,對肥水要求較多,但要求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營養齊全”的施肥(水)原則,並且在施肥過後晚上要保持葉片和花朵乾燥。夏、秋季是它的生長旺季。進入開花期後適當控肥,以利種子成熟。

    濕度

    天人菊喜歡較高的空氣濕度,空氣濕度過低,會加快單花凋謝。也怕雨淋,晚上需要保持葉片乾燥,最適空氣相對濕度為65-75%。耐熱,不耐霜寒,喜陽光充足,略耐半蔭。

    觀賞

    天人菊花姿優美,顏色艷麗,並且花期也很長,適合做花壇和花叢的養殖花卉。

    環保

    天人菊耐風、抗潮、生性強韌,具耐旱特性,全株有柔毛,可以防止水份散失,是良好的防風定砂植物。

    市花

    天人菊是美國奧克拉荷馬州的州花,也是台灣澎湖縣的縣花。天人菊在澎湖各地到處可見,所以澎湖被稱為菊島。

    詩歌

    《天人菊》

    作者:漁樵子

    強風索討頂花翎,瘦果飛揚到處停。領域擴張酬野蠻,花期若至又芳馨。

  2. 簡介. 天人菊屬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是原產北美洲的天人菊Gaillardia pulchella與宿根天人菊Gaillardia aristata的雜交種。 株高30~90cm,園藝栽培以株高30cm以下的矮性品種為主。 全株有毛。 互生倒披針形至匙形葉灰綠色,葉長7.5~15cm、寬3~8cm,葉緣淺裂或羽狀深裂。 頭狀花序生於枝端,直徑5~10cm,外圈舌狀花黃、橘、橘紅、粉紅等。 單色或雙色內外層組合。 中間管狀花紫紅色。 開花期春末至秋季。 栽培. 全日照溫暖環境,使用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或砂土、培養土種植。 種植間距不要太密,以求通風良好,避免下雨高濕致使葉片腐爛。 耐旱性強,忌潮濕,介質乾燥才澆水。 定植時施用一次綜合長效性肥肥料,開花期兩周施用一次速效性液體開花肥。

  3. 形态. 栽培.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天人菊 ( 学名 : Gaillardia pulchella ),又名 虎皮 、 老虎皮 (上海)、 中心 、 矢車天人菊 ,是 菊科 天人菊属 的植物,分布於 北美洲 、美洲热带、美洲大陆,原產於美國中部,是一種生长期很短的一年生植物,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1] 天人菊是美国 奥克拉荷马州 的州花,也是臺灣 澎湖縣 的縣花。 形态. 管状花深紫红色,舌状花基部至中部为淡紫红色,顶端黄色. 天人菊的侧枝直立,被密毛,株高0.6-1米; 叶 互生,多为基生,长4-8厘米,叶全缘、具粗齿或浅裂。 头状 花序 直径4-6厘米,鲜红、橙或黄色。 舌状花基部与中部的管状花为紫红色,舌状花先端为黄色。

  4. kplant.biodiv.tw › 天人菊 › 天人菊天人菊

    天人菊,虎皮 ,老虎皮(上海),忠心、矢車天人菊 ‧ 原產地 : 原產於北美洲,美國中部。1911 年由日人引進台灣 ... 花色變化性,花瓣有單瓣及重瓣,常見的花色為雙色,例如:紅花黃邊、粉紅色花白邊…等,有些品種甚至多色彩。一般適合 ...

    • 大天人菊1
    • 大天人菊2
    • 大天人菊3
    • 大天人菊4
    • 大天人菊5
  5. 大天人菊是菊科天人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被粗节毛茎不分枝或稍有分枝基生叶和下部茎叶长椭圆形或匙形全缘或羽状缺裂两面被尖状柔毛叶有长叶柄中部茎叶披针形长椭圆形或匙形头状花序总苞片披针形瘦果被毛花果期6-9月。 [5] 大天人菊原产北美西部,中国黑龙江、北京、天津、山西、河北、上海、浙江、等也有分布。 性强健,耐热,耐旱,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在潮湿和肥沃的土壤中,花少叶多易死苗。 一般繁殖方式为播种、分株或扦插繁殖。 [6] 大天人菊花形、花色多变,花姿娇烧,花期较长,在园林中运用较为广泛,适宜于布置花坛、花境,成片种植手林缘空地、零星隙地和园林中的阴蔽处。 [7] 大天人菊是中国台湾省湖县的县花。 其种子随风飘散,落地生长。

  6. 天人菊於西元 1910 年由北美洲引進澎湖因氣候條件適合而以驚人的繁殖能力迅速大面積歸化野生成為澎湖最負盛名的特產植物澎湖野菊花之稱。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約20~60公分,全株被柔毛。 夏季開花,舌狀花冠3中裂,管狀花裂片銳尖,管狀花黃色或末端紅色,花色亮麗,最主要是其抗耐性高,適合種植在不易澆水、貧瘠、有海風的地區,像是澎湖縣花就是天人菊,澎湖更因遍地開滿天人菊而有「菊島」的美譽。 常可見行道、濱海、遊樂區等大面積栽種,形成一大特色。 其他說明. 分享: 其他外部相關文章. 《賞花》新北石門~老梅-天人菊. 我心依然-痞客邦 PIXNET. 推薦會員:阿耀. 『開心花園』的第三個花種『天人菊』發芽囉! 小誌喀咖啡. 推薦會員:邱比特. 遍地開花-天人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