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台大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李宇宙五年前也發現肺癌三年前過世年僅五十四歲。 李宇宙生前不諱言自己有三、四十年菸齡,對可能得肺癌似早有預感,他罹癌後,「從醫師變成病人」,還曾有病人接獲他死訊而鬧自殺。 台北榮總婦產科主治醫師楊勉力四年前也罹患肺癌第四期直到癌細胞導致肋膜積水呼吸困難才知得病後併發肺動脈血栓離開人間得年六十歲。 和信治癌醫院肝膽腸胃腫瘤科醫師林毓萌,在腫瘤破裂吐血,才驚覺罹患肝癌末期,他常看診到深夜,沒空吃飯,總以花生果腹,同事叫他「土豆伯」,過世時五十四歲,還有同事自責未勸阻他,少吃易含黃麴毒素的花生。 六十一年次的台大外科醫師劉明松,是B型肝炎帶原者,他從診斷得肝癌末期到病逝,只有三周。

  2. 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前編輯兼權威醫生62歲的史密斯(Richard Smith)就選擇罹癌而逝」。 據英國鏡報報導史密斯認為罹患癌症而死是最佳的離世方式因此人們不應再花數以十億的金錢去尋找治療方法

  3. 國人10大癌症排行榜前五名依序為女性乳癌、肝癌、結直腸癌、肺癌以及攝護腺癌,國健局副局長趙坤郁表示,男性癌症方面,前三名為肝癌、腸癌與肺癌,女性癌症前三位為乳癌、腸癌和肝癌,男性肝癌與女性乳癌的癌症發生率,連續四年都是排名第一名。 比較91與95年癌症標準化發生率5年變化,男性所有癌症增加了3.9%,口腔癌增幅最高、胃癌降幅最大,女性癌症增加4.7%,子宮體和乳癌增幅最高,子宮頸侵襲近幅最大。 男性具有較高罹風險,是女性1.4倍,但女性較男性早發生癌症,男女癌症年齡中位數分別為65歲與59歲。 結直腸癌發生速度快速攀升,國健局表示,與國人攝食過多紅肉與缺乏運動有關,應該多蔬果運動,戒檳榔則可降低口腔癌的危險性,並呼籲民眾,應該定期健檢,以利及早揪出癌症,提高存活率。 SIMON.

  4. 2醫遭檢方起訴. 前年九月王男左頸出現腫塊到台北慈濟醫院檢查赫然查出罹患淋巴癌與肺癌而癌細胞原發位置就是右側睪丸癌第三期緊急做根治性睪丸切除術」,切除整顆右睪丸並化療至今王男委託律師廖克明控告兩醫師涉業務過失重傷害。 但鍾、陳都堅稱:「我沒錯! 」反指王男沒回診所致。 但醫審會鑑定指兩醫師沒注意王男不斷反映睪丸疼痛,未及時安排影像或血液腫瘤標記檢查,查明病因,嚴重違反醫療常規,檢方依可判三年以下的業務過失重傷害罪起訴。 【檢方認定醫師疏失理由】 鍾旭東. 王男連續求診7周,卻僅為王男做1次尿液檢查. 7周共為王男看診5次,每次均開給相同的消炎藥與止痛藥. 明知王男求診期間不斷反映右側睪丸疼痛,卻未積極安排影像及血液腫瘤標記檢查,以查明病因. 陳沛輝.

  5. 這是一位乳癌病患癌細胞擴散到肝臟用最後生命去拍攝屬於自己紀錄片的真實感人故事主角病逝於2013年1月15日) 當生命正在改變,我們總會從中發現全新的自己,無­論是勇敢、脆弱、珍惜或接受,我們都能因此看見生命的不同樣貌。 就因為生命­無法預測,才要更珍惜每一個當下,讓自己活得沒有遺憾。 沒有人知道我們剩下多少時間,但至少擁有今天,把握當下,讓身邊的人知道,我們有多愛他…… 我念國小的小孩時常會天真地問我說:媽咪,妳什麼時候會死? 妳死了以後,妳在天堂還是會長得像這樣嗎? 媽咪,我要跟妳一起上天堂,但是我找得到妳嗎? 寶貝,你知道嗎?

  6. 時周書摘/別上醫師的當 罹必知的9 忠告 文章 由 newshine » 週六 1月 11, 2014 1:18 am 時周書摘/別上醫師的當 罹必知的9忠告 如果因為聽信這本書 結果出了問題 可以找作者求償嗎 ...

  7. 邱俊吉台北報導曾任衛生署長現改制為衛生福利部的楊志良罹患攝護腺癌前天在三軍總醫院手術治療三總昨表示楊未授權院方說明病情因此楊的治療病情等均不公開。 楊志良一名友人說,昨有傳簡訊表達關心,楊回傳指「這是小事」。 不滿私事被外傳. 《聯合報》昨報導,楊志良日前例行健檢發現罹患攝護腺癌,前天在三總切除腫瘤。 六十八歲楊志良以敢言著稱,是衛生署少數公共衛生學界出身、非醫師背景的署長。 楊志良一名友人說,上周兩人才聯繫,當時楊全沒提及罹癌,昨得知後十分震驚,因據兩人共同朋友轉述, 楊對私事外傳十分不悅 ,故他昨未到院探視,僅以簡訊致意,楊回覆簡訊指「這是小事」。 記者昨至截稿仍無法聯繫楊回應。 攝護腺癌是男性十大癌症第五名,每年新增四千六百多名患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