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細看這些生活過的軌跡,到了時過境遷的現在,我才了解; 原來這整座城市瀰漫著一股濃到化不開的鄉愁。 在外省籍濃度高達80%的城市裡, 這種鄉愁是一種必須,也是一種唯一。 我居住的城市,用著路名去勾畫著一個我不認識的國度。

  2. 2022年12月9日 · 由 大雅老仙ㄟ » 週五 12月 09, 2022 12:40 am. 《回憶兒時》中國人的生命不值錢. 中國人的心目中,死一個人不算什麼大事,自古以來,中國人看死人實在太多了,都認為生與死的距離不是很遠。. 中國三千多年來,動亂時間比太平時間還要多得多,藐視人命不斷 ...

  3. 2021年4月6日 · 中國人沒有搭計程車習慣,街上沒有計程車無所謂,但是我們這些外人進去,沒有計程車是帶來很多不方便。 所以在80年代末期,上海、北京開始有少數計程車,後來慢慢擴大到二級三級城市,直到90年代末期,計程車已全面普及,連鄉下也都有計程車。

  4. 2022年6月22日 · 二戰後大量中國人來到臺灣尤其民國38年老K在大陸戰敗老蔣帶來180萬中國人臺灣人口一下子增加20%,衣食住行或各種生活當然都應付不了擠火車就是其中一個現象。 民國38年我正在彰化讀初中,每天搭火車上下學,那時候幾乎每天都要擠火車。 當年這麼多難民,政府也沒辦法可以讓他們很快安定的住下來,這樣多的人都是移動著,當然火車班班人擠人,直到大約10年後,這種人擠人的火車才逐漸緩解。 因為我是初中生,擠不上火車回不了家,阿公會擔心。 所以每天下課後就趕快到火車站排隊在前面,剪票後就急衝火車廂,其實,大家都是這樣爭先恐後,有人從車窗爬進去,有人把書包或東西從車窗拿進去占位置,爭先恐後也不見得占到便宜。 車開了,車廂已擠滿人,要下車也要費盡工夫才下得去。

  5. 2022年8月2日 · 「七娘媽生」是農曆七月初七,也就是牛郎和織女一年一度的相會日,雙方在這天的相會,互擁痛哭落淚,各位讀者,只要你去留意,每在「七娘媽生」那一天,肯定會下少許雨,那就是牛郎織女相會的傷心眼淚。 臺灣人拜七娘媽時,一定要有「麻油雞酒」及「糖粿」。 七娘媽是婦人,要給她吃麻油雞酒補身,「糖粿thng5 kue2」是中央有一凹陷的糯米粿,是給七娘媽哭泣時承眼淚用的。

  6. 台灣人和中國人對時間觀念相差很大我們以遲到來說台灣人對遲到稱為慢分ban5 hun」,但中國人稱遲到為誤點」。. 1點鐘是60分台灣人說慢分與中國人說誤點起碼相差60倍何況有時誤點誤了好幾個小時。. 台灣話說「慢分」可能台灣人比較重視時間 ...

  7. 日治之前的五個政權你願意當人或當番可以自由選擇二戰後老K接收臺灣不得再保留眾多的番籍),一律改稱中國人。 臺灣人雖然講的是閩粵漢語,但衣食住行或生活上也有許多不相同,不相同的就是南島語人文化,類似的是被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