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5日 ·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彙整肝癌5大症狀. 上腹部脹痛. 由於肝臟本身沒有痛覺神經,所以小型肝癌通常不會痛;但如果肝癌是長在肝臟表面就可能會有脹痛感。 因為肝臟表面的包膜上有痛覺神經,如果肝癌剛好長在肝臟的表面,即使是體積很小,一旦頂到包膜就可能引起上腹部脹痛。 疲倦、食慾不振、腹脹、體重減輕. 當腫瘤長得很大時,因為腫瘤快速生長可能會有症狀出現,如:疲倦、食慾不振、腹脹、體重減輕等,此時的肝癌多半屬於較晚期。 大型的腫瘤也可能因為壓迫到血管、膽管而引起下肢水腫、腹水、黃疸等現象。 黃疸. 肝癌如果長在膽管附近,侵入總肝管或總膽管引起肝內膽管擴張而出現黃疸。 另外,有可能造成黃疸的情形包括肝腫瘤過大,以致大部分的肝臟組織被肝癌組織所取代時而導致黃疸產生。 下肢水腫、腹水、吐血.

  2. 2023年1月4日 · 為了提醒B疫苗斷層世代,與大眾遠離B肝致癌的威脅,台灣癌症基金會邀請知名前女籃國手錢薇娟擔任衛教大使,提醒民眾掌握3個「B」須要,B肝不苦惱:

  3. 2023年11月1日 · 2022年的10大死因,癌症還是第1名,值得關注的是肝癌已經連續42年,位居致命腫瘤的前2名,肝臟沒有知覺,一旦出現症狀時通常都為時已晚,究竟要如何護、遠離肝癌?. 長庚醫院外科部部長黃挺順:「這是一個81歲男性,他本身有糖尿病心臟的問題 ...

  4. 2024年5月28日 · 若是好,人生是彩色的;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相信這句廣告詞深印在許多人心中,也讓更多人注意身體健康。有醫師透露,不好只要從4個特徵就可以看出來。 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 臉書 透露,「不好,你的臉色、你的容貌、你的身體就會變了」,黃軒指出,其實肝臟的健康狀況 ...

  5. 2023年6月9日 · 1.皮膚搔癢. 當肝臟無法將毒素代謝出去,毒會累積在皮膚,皮膚會變得搔癢、乾燥。 2.食慾不振. 毒會影響腦部神經,對食慾造成影響。 3.極度疲勞. 腸胃科當中若有極度疲勞的患者求診,約1~2成有肝臟發炎。 4.茶色尿液. 受膽黃素的毒素累積影響,尿液有可能會變成茶色,同時伴隨眼睛黃。 5.右上腹腫脹. 當肝臟嚴重發炎,肝臟外面的包膜會腫脹,進而引起疼痛、不舒服。 吳文傑補充,但若是輕微發炎,則不會有疼痛感。 6.噁心、嘔吐. 腦部神經受影響後,除了吃不下,也會出現噁心、嘔吐。 醫師提供「6種症狀」給民眾參考。 (示意圖,與當事人無關/photoAC) 肝膽腸胃科醫師陳炳誠醫師也曾在東森綜合台節目《醫師好辣》分享,一名年僅32歲的上班族原本就有B,固定半年追蹤一次。

  6. 2024年1月9日 · 國健署說明,脂肪是一種健康警訊,雖無立即性危害,若長期未改善或不治療,即有可能演變成慢性肝炎,進而發展成纖維化,最終導致肝硬化及肝癌。 因此,提醒民眾切勿輕忽脂肪對健康的影響,若發現自己罹患脂肪,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著手,並接受正規治療,遵從醫囑並規律就醫、定期追蹤指數及腹部超音波,才能確保肝臟健康無虞。 罹患「脂肪」恐無藥可醫? 國健署:4大防治原則必學. 由於目前並無直接治療脂肪的藥物,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養成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並透過均衡飲食與規律運動,來控制體重及腰圍,以逆轉脂肪。 適逢農曆年關將近,在此之前,民眾免不了參加公司的尾牙或朋友的聚餐,心情放鬆之餘,仍要注意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造成身體的負擔,或是蔬果攝取不足、運動量不夠等情形。

  7. 2024年5月6日 · 肝膽腸胃專科醫師吳文傑在《早安健康》專欄指出,該名阿公除有胃口變差、半年瘦5公斤外,皮膚還在2個禮拜內開始泛黃,檢查時發現阿公右上腹位置有「凸凸硬硬」東西,再安排超音波檢查。 【韓國YY菌】高敏力換季必備 第三件只要139元. 照片顯示老翁肝臟有數顆腫瘤,最大長達10公分,後續化驗確認為肝癌中期。 但令人不解的是,老翁既無飲酒習慣,也無B、C肝病毒,更沒有自體免疫肝炎問題,致病元凶一度陷入謎團。 吳文傑進一步問診得知,阿公不只有開花生醬工廠,也吃了數十年的花生產品,推測花生醬就是老翁罹患肝病的元凶。 吳文傑指出,花生製品若保存不當易受黃麴毒素汙染,且黃麴毒素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具有很強毒性、致癌性。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