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舊臺幣是指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1946年(民國35年)授權委託臺灣銀行於臺灣發行的券,正式名稱為「臺幣兌換券」,當時相對於日治時期的「臺灣銀行券」而稱為新臺幣,後來因為1949年(民國38年)6月15日發行了「新臺幣」,而稱為舊臺幣。

  2. 舊臺幣是指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1946年(民國35年)授權委託臺灣銀行於臺灣發行的券,正式名稱為「臺幣兌券」,當時相對於日治時期的「臺灣銀行券」而稱為新臺幣,後來因為1949年(民國38年)6月15日發行了「新臺幣」,而稱為舊臺幣。

  3. 票面載有「臺灣銀行」字樣之各類舊版新臺幣鈔券,除新臺幣發行五十週年紀念性伍拾圓塑膠鈔券外,已於民國91年(2002年)7月1日起停止流通。

  4. 民國70年(1981年)起,陸續回收券,逐步改行硬幣型式。並於民國91年(2002年)7月1日起,券形式(票面載明「臺灣銀行」之各類舊版新臺幣券)停止流通。

  5. 票面載有「臺灣銀行」字樣之各類舊版新臺幣鈔券,除新臺幣發行五十週年紀念性伍拾圓塑膠鈔券外,已於民國91年(2002年)7月1日起停止流通。

  6. 2016年11月25日起,政府正式宣布停止所有舊鈔換新鈔櫃檯服務。舊500盧比除了可在指定的地方使用至12月3日或15日以外,舊1000盧比只能存入銀行。 為了重新校準,所有自動提款機於2016年11月9日關閉 [1]。

  7. 第五套人民幣 由 中國人民銀行 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 建國50周年之際,於1999年10月1日起,分批發行。. 該套 人民幣 共八種面額: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紙幣、硬幣)、5角(硬幣)、1角(硬幣)。. 相比前幾套人民幣,第五套人民幣取消了二角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