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5月25日 · 過敏性鼻炎在中醫稱為「鼻鼽(讀音同「球」)」,內因多以肺、脾、腎三個臟腑功能失調,加上外邪(風寒、季節交替、花粉、塵蹣)侵襲所導致,常使用的方劑有桂枝湯、小青龍湯、辛夷散、玉屏風散、香砂六君子湯、六味地黃丸…來讓肺、脾、腎之間的功能恢復

  2. 2018年4月20日 · 過敏性鼻炎中醫稱為「鼻鼽 (讀音同「球」)」,主要症狀為鼻塞、打噴嚏、鼻流清涕、眼鼻咽喉癢等,是身體對過敏原(如塵蟎、溫度、灰塵、黴菌等)敏感度增高,而產生鼻黏膜病變的一種過敏性疾病。

  3. 2018年8月9日 · 過敏性鼻炎目前西醫無法根治,主要以抗組織胺藥、鼻黏膜收縮劑等藥物症狀治療,一旦停藥,仍會復發,因此病患常求助中醫治療。 從中醫上來說, 過敏性鼻炎是風邪或寒邪侵入人體並長期潛伏於體內,因此遇到冷風或進出冷氣房時,容易發作。

  4. 2 天前 · 葉立斌/核稿編輯近期天氣多變,讓不少過敏性鼻炎發作的人也變多。臻觀中醫診所中醫師周欣儀表示,以中醫觀點來看,過敏性鼻炎可分為風寒型、肺氣虛、風熱型、腎氣虛、脾氣虛等5證型。建議日常可適度按壓迎香穴、合谷穴、印堂穴等鼻部穴位與周遭經絡,有幫助促進氣血循環,改善不適症狀。

  5. 2020年8月15日 · 中醫在治療過敏性鼻炎累積不少經驗,能讓症狀獲得較好的控制。 例如吃中藥可讓鼻子暢通,而且不會有昏昏欲睡的副作用。 中醫觀點認為,經常打噴嚏、鼻子癢、流鼻水,屬於表虛感有風邪之勢,應以麻黃、桂枝、防風、赤芍、辛夷、蒼耳子等中藥材,以解表祛風。 如果鼻子前庭區紅腫,且惡寒發熱、全身困倦、頭痛,這類過敏性鼻炎兼有急性鼻炎型態,可用桑菊、薄荷、銀花、連翹、 魚腥草 、蒲公英,有清熱功效。 (推薦閱讀: 【高定一醫師】治療過敏性鼻炎,中醫補氣抗敏防復發 ) 不過,一般民眾多不了解自己的體質,建議應先徵詢中醫師的意見。 推薦閱讀:魚腥草4大功效與禁忌,魚腥草茶煮法、怎麼喝一次看. 治鼻過敏少吃寒食、多做經絡按摩. 在治療過敏性鼻炎過程,中醫還強調飲食控制。

  6. 過敏性鼻炎在中醫稱為「鼻鼽」,以鼻癢、打噴嚏、流清鼻水、鼻塞症狀為主,是一種反覆發作的鼻病。 台灣屬海島型氣候,高溫潮濕,環境污染甚為嚴重,在台灣每三個人就有一人有過敏性鼻炎,以兒童、青少年居多,常合併氣喘或異位性皮膚炎等情況。 過敏性鼻炎症狀常於早晨剛起床時、溫差大或空氣品質較差的環境較為明顯。 貳、病因 . 本病發生有內因、外因兩種,內因多是臟腑功能失調,主要為肺、脾、腎三臟的虛損,外因多為風寒濕之邪侵襲鼻竅而致病,內因為本,外因為標,本虛標實而致病。 參、居家照護. 一、注意氣候影響,當天氣突然轉涼時,應即時做好防寒保暖,防止感冒及避免風寒侵襲。 二、避免刺激性氣體、灰塵、花粉、棉毛物、塵蹣或油煙等物品,吸菸者應戒菸。

  7. 中醫改善體質,其除可服用中藥外,還可配 合針灸、敷貼⋯等外治法或以中西醫結合療 法,以降低過敏發作頻率;本篇即在探討有 關內因臟腑功能失調,外因風寒侵襲所致的 中醫藥診治觀點。貳、過敏性鼻炎之中醫病因病機2,3 中醫認為肺脾腎三臟虛損是鼻鼽

  8. 中醫稱過敏性鼻炎為「鼻鼽」,中醫認為, 本病的發生有內因與外因兩種。 外因常見風寒之邪,侵襲肺衛,肺失清肅,而肺開竅于鼻,必影響鼻竅的通暢,而見打噴嚏、流清涕、鼻塞等症狀。 而內因多是臟腑功能失調,臨床常見肺、脾、腎三臟的虛損。 肺氣虛弱,造成衛表不固,腠裡疏鬆,風寒容易乘虛而入。 脾氣虛弱,水濕停聚,運化失職, 精氣不能上輸於肺,肺失充養,衛氣不足,內外邪濁壅滯于鼻,因而發為鼻病。 久病、過勞,則腎元虧損,陽氣耗散於外,衛陽不足,肺失溫煦,易感受風寒之邪。 因此過敏性鼻炎,症狀之所以會纏綿日久,主要是內因為本,外因為標,本虛標實而致病。 三、中醫的治療方法. 1、風寒型:噴嚏不斷、清涕不止、鼻腔癢、鼻塞、遇冷易發、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浮弦、浮緊或浮緩。 治法:宜袪風散寒。

  9. 前言. 過敏性鼻炎是鼻腔黏膜受刺激而產生發炎反應,患者常有鼻塞、流鼻水、鼻癢、喉嚨癢等症狀,嚴重過敏往往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 西藥的治療可能產生疲倦、活動力變差等副作用。 專業的醫療團隊將透過決策輔助工具,幫助您了解中西醫在治療過敏性鼻炎時的治療方式及差異,協助您找出適合的治療方式。 適用對象/適用狀況. 飲食失宜. 勞欲過度. 情治內傷. 西醫治療後症狀未改善的過敏性鼻炎患者。 疾病或健康議題簡介. 在中國傳統醫學中則屬「 鼻鼽」範疇。 《 素問‧ 脈解篇》:「所謂客孫脈則頭痛、 鼻鼽、 腹腫」, 王冰注:「 鼽,鼻中出水也。 」。

  10. 2017年6月12日 · 過敏性鼻炎的論治. *上仁達醫葉 宗 仁 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博士 副教授. 過敏性鼻炎是過敏性體質常發生的疾病,主要與免疫功能低下有關,從中醫上來說,是因脾肺腎陽氣虧虛、抗禦外邪的能力降低,使風寒趁虛而入。. 形成原因多為遺傳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