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出自唐代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唐詩三百首,登樓,寫景,山水,黃河,勵志,哲理,早教古詩100首譯文及注釋譯文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 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湧奔流。

  2. “白日依山盡”寫山,“黃河入海流”寫水。 詩人遙望一輪落日向著樓前一望無際、連綿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視野的盡頭冉冉而沒;目送流經樓前下方的黃河奔騰咆哮、滾滾南來,又在遠處折而東向,流歸大海。

  3.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譯文. 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 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注釋. 1.鸛雀樓:舊址在山西永濟縣,樓高三層,前對中條山,下臨黃河。 傳說常有鸛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陽。 3.依:依傍。 4.盡:消失。 這句話是說太陽依傍山巒沉落。 5。 欲:想要得到某種東西或達到某種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6.窮:盡,使達到極點。 7.千里目:眼界寬闊。 8.更:替、換。 (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賞析. 這首詩寫詩人在登高望遠中表現出來的不凡的胸襟抱負,反映了盛唐時期人們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 其中,前兩句寫所見。

  4. 2018年6月19日 · 有「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的景象,有滲透到景象中的豪情壯采,無疑會更加激起攀登之興,眺望之願,這時會使人在感性的基礎上,創造出想望中的意象,它雖然在表象上是不具體的,但作為心志狀態卻是真實的,可以具體加以表述的,這可以叫作意象的

  5.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譯詩 太陽挨著西山慢慢下沉,黃河向著大海波濤滾滾。 想看到遠處更美的景色,必須繼續登樓再上一層。

  6. 白日依山盡」寫山,「黃河入海流」寫水。 詩人遙望一輪落日向着樓前一望無際、連綿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視野的盡頭冉冉而沒;目送流經樓前下方的黃河奔騰咆哮、滾滾南來,又在遠處折而東向,流歸大海。

  7.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出自唐代 王之涣 的《 登鹳雀楼 》. 译文 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注释 白日:太阳。. 依:依傍。. 尽:消失。. 赏析 “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 ...

  8. 出自 唐代 詩人 王之渙 的《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賞析. 這首詩寫詩人在登高望遠中表現出來的不凡的胸襟抱負,反映了盛唐時期人們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 其中,前兩句寫所見。. 「白日依山盡」寫遠景,寫山 ...

  9. 「白日依山盡」寫遠景,寫山,寫的是登樓望見的景色,「黃河入海流」寫近景,寫水寫得景象壯觀,氣勢磅礴。 這裡,詩人運用極其樸素、極其淺顯的語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進入廣大視野的萬里河山,收入短短十個字中;而後人在千載之下讀到這十 ...

  10. 黃河入海流”和“黃河之水天上來”,同是著意渲染黃河一瀉千里的氣派,表現的是動態美。 而“黃河遠上白雲間”,方向與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遠流長的閒遠儀態,表現的是一種靜態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