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國中教育會考 (英語: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Program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簡稱 國教會考 、 教育會考 、 國中會考 、 會考、CAP ,是 中華民國教育部 為 國民中學 九年級 學生 所舉辦的 標準化 成績 評量 [1] ,屬於 臺灣 學生 升 讀 高中 、 技術高中 時 免試入學 管道的 超額比序 項目之一 [2] 。 會考取代舊有的 基本學力測驗 ,於每年5月中下旬的星期六和星期日統一舉辦,目的在使 學生 、 教師 、 學校 、家長及 主管 機關評量 學生 學習 品質,並可作為繼續 升學 時成績的評比管道。

  2. 國中教育會考 (英語: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Program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簡稱 國教會考 、 教育會考 、 國中會考 、 會考、CAP ,是 中華民國教育部 為 國民中學 九年級 學生 所舉辦的 標準化 成績 評量 [1] ,屬於 臺灣 學生 升 讀 高中 、 技術高中 時 免試 ...

  3. 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 (英語: The Basic Competence Test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1] ),簡稱 基測 、 國中基測 ,為 中華民國教育部 過去曾為 國民中學 九年級 學生 舉辦的學習能力測驗,目的在 學生 升學 時利用成績供各高中、 高職 參考。. 基測從2001年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4年5月26日 · 国中会考 考试 科目 包含 国文 、 英语 (包含阅读与听力测验)、 数学 、 社会 、 自然 及 写作测验 ,2022年起以《 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 课程纲要总纲》为命题依据。 测验历史 [ 编辑] 联考时代 [ 编辑] 台北工业学校,今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 红楼. 中华民国 对于升高中考试最早的规定源于1933年的《 中学规程 》,当时规定中等学校学生必须经“入学试验”方准入学。 因此,学校要招收学生,必须要举办入学考试。 当时在中国大陆,考试也是由各校自办,单独招考。 战后,台湾本地学校纷纷改制为中华民国体制,单独招生考试入学方式遂得以留存,各高中自行办理招收新生的各项试务工作 [3] 。

  6. 工具. 主條目: 免試入學. 主條目: 國中教育會考. 超額比序 是 中華民國教育部 從2014年開始實施的 十二年國教 高中職和五專入學時必須要採計的積分,全台灣共分為15區,每一區的超額比序總積分和積分的分配、項目皆不盡相同。 依據其規劃,每個招生區都應該至少有75%的學生可以免試入學。 本內容僅供參考,詳細資料以各國民中學發佈為準。 施行方式 [ 編輯] 各區提供免試入學比率須達75%以上,教育部限定特色招生名額在103年不得超過25%且以後將逐年減少。 各校不訂入學門檻,學生依 性向 、能力、興趣及各入學區規定填寫多個申請入學志願。 登記人數未超過時全額錄取;當登記同一學校的人數高於供給名額時,須採「超額比序」來決定錄取與否。

  7.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是 中華民國教育部 延長國民基本教育年限,將高中、高職、五專之前三年,納入國民基本教育,以提升國民素質與國家實力的教育政策。. 原本的 九年國民義務教育 延伸至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前九年仍為義務教育,但後三年為非強制性 ...

  8. 國中教育會考,中華民國的國家公開考試,該考試的對象為國民中學三年級學生。 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 ,通稱會考、小高考,中國大陸省級 教育招生考試院 組織的的高中階段畢業水準考試。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