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9月27日 · EMC的一般特性和滤波器的功能原理. 电气设备在其电磁环境中必须能正常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骚扰。 这种能力被称作电磁兼容性。 我们将电磁干扰分为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 传导干扰包括对称和不对称干扰(也称作差模干扰和共模干扰)。 对称干扰在相线和中线之间流动,而不对称干扰在相线、中线对地线之间流动。 造成这些干扰的原因包括网络交换机、变频器、处理器、电子产品或电气设备中的切换操作、电动机控制等。 采用X电容可降低对称干扰。 就降低不对称干扰而言,电流补偿扼流圈用于低干扰频率,Y电容用于高干扰频率。 这些Y电容连接于相线/中线和地线之间,并将不对称干扰从相线/中线传导至地线,从而产生漏电流(参见图1)。 电容越大,衰减效果越好,漏电流也就相应地越高。

  2. 2023年9月16日 · 1. 硬件和软件准备. 在使用逻辑分析仪进行功能测试之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硬件和软件。 硬件包括逻辑分析仪本身、测试电缆和适配器等。 软件则包括逻辑分析仪的驱动程序和测试脚本等。 确保这些设备和软件都已准备齐全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连接和配置逻辑分析仪. 将逻辑分析仪与待测试的电路或系统连接,并确保信号接口正确匹配。 根据测试需求,配置逻辑分析仪的采样速率、触发方式、通道选择等参数。 确保连接和配置正确无误,以免影响测试结果。 3. 设计和执行测试脚本. 根据具体的测试需求,编写测试脚本。 测试脚本可以是用文本或编程语言编写的程序,用于设置测试条件、执行测试操作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使用逻辑分析仪的触发点或断点等功能,以便更好地控制测试过程。 4.

  3. 2020年11月10日 · 晶体三极管,是半导体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是电子电路的核心元件。 它最主要的功能是电流放大和开关作用。 三极管是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制作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两个PN结把正块半导体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基区,两侧部分是发射区和集电区,排列方式有PNP和NPN两种。 三极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路符号如图2所示。 从三个区引出相应的电极,分别为基极b发射极e和集电极c。 发射区和基区之间的PN结叫发射结,集电区和基区之间的PN结叫集电极。 基区很薄,而发射区较厚,杂质浓度大,PNP型三极管发射区"发射"的是空穴,其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故发射极箭头向里; NPN型三极管发射区"发射"的是自由电子,其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发射极箭头向外。 发射极箭头向外。

  4. 2021年7月7日 · 1、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减小. 放大电路引入电压负反馈后,输出电压的稳定性提高了,即电路具有恒压特性。 引入电压负反馈后,输出电阻rof减小到原来的1/(1 AF)倍。 2、电流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增大.

  5. 1、没有合适的电阻器:当找不到合适阻值的电阻器时,可以通过多只电阻并联的方法获得。 2、电阻功率达不到要求:比如,电路中需要一只1W的25Ω电阻而手头没有,则可用四只1/2W阻值100Ω的电阻并联后替代****虑功率分配均匀,四只电阻的阻值应尽量一致。

  6. 2017年12月26日 · 1. 移位寄存器是指寄存器中所存的代码能够在移位脉冲的作用下依次左移或右移。 74 LS194是一个4位双向移位寄存器,最高时钟脉冲为36MHz,其逻辑符号及引脚排列如图实验7.1所示。 图实验7.1 74 LS194逻辑符号及引脚排列. 其中:D0~D1为并行输入端;Q0~Q3为并行输出端;SR-右移串引输入端;SL-左移串引输入端;S1、S0-操作模式控制端;/CR-为直接无条件清零端;CP-为时钟脉冲输入端。 74LS194模式控制及状态输出如表实验7.1所示。 2. 用74LS194构成8位移位寄存器. 电路如图实验7.2所示,将芯片 (1)的Q3接至芯片 (2)的SR,将芯片 (2)的Q4接至芯片 (1)的SL,即可构成8位的移位寄存器。 注意:/CR端必须正确连接。

  7. 2023年8月27日 · 液晶显示器 (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 LCD )是一种常见的显示技术,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液晶材料的物理特性实现图像显示。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LCD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构造。 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借助于薄膜晶体管驱动的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它主要是以电流刺激液晶分子产生点、线、面配合背部灯管构成画面。 IPS、TFT、SLCD都属于LCD的子类。 [1] 其工作原理是,在电场的作用下,利用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发生变化,使外光源透光率改变 (调制),完成电一光变换,再利用R、G、B三基色信号的不同激励,通过红、绿、蓝三基色滤光膜,完成时域和空间域的彩色重显。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