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5月6日 · 今年的所得稅計稅基礎首先在扣除項目必須先認識一個名詞叫做所得總額」,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年收入多少以一般上班族最常見的情況就是最基本的12個月再加上所有獎金包含了年終和三節但一樣的所得每個人的收入來源都不太一樣生活負擔和個人條件也不一樣課稅的基礎當然就不一樣所以在報稅的時候就有各種可以扣除的項目讓我們把這些成本扣掉之後最後得到一個所得淨額才是課徵所得稅的依據。 也就是說當我們報稅的時候,可以適用的扣除項目越多、金額越高,最後要課稅的金額也就越少。 所得總額-扣除項目=所得淨額.

  3. 2024年5月15日 · 節稅方法1:勞退自提6% 受薪階級,或是從事勞動的雇主、自營作業者,可透過勞退自提節稅。 如果每月現金流充足,可以選擇 自提6%薪水到退休金 ,這筆金額就不會計入年度的薪資所得中。 若夫妻兩人月薪均為5萬元,也都自提最高6%,每月自提金額達3000元,兩人6000元,一年就有8萬4000元的額度,不計入提繳年度薪資所得。 以稅率5%計算,可省下4200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夏日也要水水的★數位訂閱年訂$2650,再送知名品牌保濕噴霧! 你,還要在這裡停多久?商周陪你突破「不上不下」的轉型困境! 節稅方法2:扶養親屬免稅額. 若有符合 扶養親屬資格 的家人,可在申報時列舉,就可享有多1人的免稅額,70歲以下為9.2萬元、70歲以上是13.8萬元。

  4. 在繳稅的時候除了基本的免稅額特別列舉扣除額之外還有標準扣除額及列舉扣除額報稅人可以選較有利的一般扣除額但你知道列舉扣除額有什麼列舉項目?. 列舉扣除額看起來很複雜,選擇這個扣除額申報似乎也很麻煩,但其實比想像中還要 ...

    • 善用夫妻各類所得分開計稅。過去,因為綜合所得稅申報要求將夫妻所得合併計稅或薪資所得分開計稅,這樣一來結婚後雙方合計的所得額因為被另一半加總後墊高,不得不適用更高的稅率級距。
    • 薪資所得擇優選擇定額或核實減除。納稅義務人於申報綜合所得稅時,薪資所得者不分行業類別,均可選擇減除定額之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或核實減除職業專用服裝費、進修訓練費及職業上工具支出等三項必要費用。
    • 調整收入實現時點。個人綜合所得稅是採「現金收付制」,即按照現金收支的時點來判定所得及費用歸屬年度。同時,綜合所得稅是採累進稅率,可以透過調整收入實現的時間點,讓所得實現在稅率較低的年度來節稅。
    • 自提勞工退休金。很多人只記得雇主必須提撥6%勞工退休金,但卻忘了或根本不知道,其實勞工自己也能自願提撥最高6%薪資至勞工退休金帳戶。自願提繳勞工退休金,有幾個節稅的效益:
  5. 2024年4月23日 · 為了鼓勵民眾線上或手機報稅,今年各區國稅局將特別舉辦報稅抽獎活動。 這次總獎金465萬元,總獎項1萬1836個,頭獎現金20萬元,相當優渥。 網路報稅獎抽獎資格: 在2024年5月1日到5月31日只要您自己用網路包括手機來報繳112年度的綜合所得稅或是自己上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站 」進行稅額試算後,透過網路或語音確認繳稅資料,就符合網路報稅獎抽獎資格。 加碼抽獎資格: 如果您符合上面「網路報稅獎」的抽獎資格,並在報稅期間使用手機報稅、透過e化方式繳稅,或設定銀行帳戶直接退稅,您還可以加碼參加額外的抽獎活動,包括「手機報稅加碼獎」和「e化繳退稅加碼獎」。

  6. 2024年4月22日 · 所得稅就是指個人有所得要課徵的稅居住者跟非居住者都要繳稅根據國稅局的資料整理如下: 居住者的定義: 個人於一課稅年度內在中華民國境內設有戶籍,且居住合計滿31天。 個人於一課稅年度內在中華民國境內居住合計在1天以上未滿31天,其生活及經濟重心在中華民國境內。 你是中華民國境內居住的個人、有中華民國來源所得,就必須在每年5/1~5/31 (或依法展延結算申報截止日)止,填寫結算申報書,向國稅局申報上一個年度的綜合所得稅。 那什麼叫生活及經濟重心在中華民國境內? 根據國稅局的定義為: 有全民健康保險、勞工保險、國民年金保險或農民健康保險等社會福利。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