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台北榮總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蔡長祐表示,一般風濕免疫疾病的女性患者多位於50-60歲,也多是停經後的婦女,因為荷爾蒙減少骨質容易流失,加上這類疾病屬於慢性發炎反應,會刺激「破骨細胞」的活性,再次加速骨質流失的速度,因此風濕免疫疾病

  2. 作者是Rebol高手Graham Chiu,為紐西蘭的免疫風濕科醫師,於2005/12月發表。 他曾來台灣榮總研習過,是Rebol論譠的大將級人物,軟體功力不用講。 引述他在Rebol論譠所述:

  3. 高雄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陳忠仁說,安樂普利諾是美國教科書降尿酸標準用藥,研究發現台灣民眾有百分之十五至二十帶有HLA-B*5801基因,這種基因型患者服藥引發過敏風險,比一般人高出四至六百倍,臨床上長庚對首次使用患者都會做基因檢測篩

  4. 追究病情,發現高中生的背痛早上最明顯,活動後消失,神經學理學檢查並沒有神經壓迫現象,原來是僵直性關節炎。患者在風濕免疫科照顧下生龍活虎,慶幸沒有動手術。 藥吃一大堆 老婦枉死

  5. 事實:腎絲球腎炎目前認為是自體免疫失調所致,僅部份為鏈球菌性咽喉炎所引起的免疫球蛋白沈積在腎絲球上所致。 鏈球菌只佔上呼吸道感染之5-20%。

  6.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疫苗研製中心主任劉定萍表示,昨天上午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開會,與會專家認為,個案症狀及各項神經學檢查結果,都不符合典型類巴金森氏症,比較像因壓力及感染引起的自發性震顫。 劉定萍說,無論是類巴金森氏症或自發性震顫,目前全球都沒有文獻記載與疫苗施打有關;徐女接種與發病時間太接近,反而違背應有的基本潛伏期機轉。 與會十七位委員以合議制決定排除,不予救濟。 台大醫院神經部主任吳瑞美說,要確認是否罹患巴金森氏症,還須診斷病人動作是否緩慢、關節是否僵硬、身體是否失去平衡等。 吳瑞美肯定施打流感疫苗的好處。 她說,流感疫對巴金森氏症患者有益無害,且此類患者是肺炎感染高危險群,應鼓勵他們施打。 過敏、類風濕、紅斑性狼蒼、多發性硬化症等自體免疫疾病患者,不該施打。

  7. 一般的病理診斷,仍以傳統的細胞、組織、化學染色、免疫化學染色(IHC)等最為經濟實惠,但很難預測以後的病理發展,因為人工智慧的開發一日千里,自動化系統很可能會取代部分形態學領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