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2月4日 · Instagram在年輕人的生活中扮演一個主要角色。 它充當一個讓年輕人發現新事物,了解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他們的朋友在做什麼的平台,以及因為Instagram捕捉瞬間的即時性,照片和影片提供了個體與社群即時的連結。 在研究中,53%的Instagram使用者表明,這個平台可以幫助他們去定義自己是誰:在Instagram上發現新的興趣、追蹤欣賞的楷模、以及深入挖掘興趣群體是非常容易的, 在以上三件事情都做的活躍用戶中,13-24歲的用戶佔比最多。 照片記錄著他們的生命旅程. 根據臉書研究資料:在研究中63%的Instagram用戶表明他們用Instagram來展現自己的生活。 很多人都會定期發佈動態,其中72%的人每個月都會在平台上發佈照片。

  2. 2020年5月4日 · 以我這年紀的人來說並不習慣用Instagram簡稱IG)。有人說我們用臉書30歲以下用IG每次在捷運看到年輕人以極快速度上下左右滑動實在不曉得他們在搞什麼?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決定開始研究玩一玩。我發現IG其實有很多優點。

    • IG 吸引 Y 世代的主因:視覺化內容、社群歸屬感
    • 展現真誠的一面
    • 跟上 Y 世代文化
    • 在多個平台發布內容

    Y 世代年輕人為什麼對如此著迷 Instagram?Iconosquare 認為主要在於它的視覺化內容。Y 世代消費者喜歡看圖片勝過文字、想要快速瀏覽和發現新內容、期待了解新趨勢,而且渴望成為社群的一員。 這表示品牌商在使用視覺元素展現產品、服務、公司與品牌時,必須想辦法讓消費者感受到他們要傳達的意涵,於是 Instagram 上出現了各種創意內容與呈現方式 (了解更多:Instagram & Pinterest 行銷攻略)。Iconosquare 指出,五成左右的 Y 世代消費者會為了新奇有趣的內容以及發現新事物而追蹤品牌的 Instagram 帳戶。 除了用圖片說故事,讓消費者獲得社群的歸屬感也很重要,因為65% 的用戶說,如果品牌在他們的文章按讚,他們會很開心,而且會更願意與品牌互動。...

    Y 世代被品牌商的 Instagram 內容吸引,不是他們天花亂墜的廣告內容,而是他們透過圖片展現的個性與價值觀,當這些精神或形象與 Y 世代消費者的個性或價值觀不謀時,自然會獲得青睞。品牌商可以分享與他們關心的人事物有關的圖片或符合他們品牌特質的生活型態照片。

    Y 世代在 Instagram 上創造出許多大眾文化,Throwback Thursday 就是一例。這個活動邀請大家在每個星期四分享懷舊照片,並加上#TBT 主題標籤分享,瞬時間,大家都在#TBT。品牌商必須隨時留意並參與這樣的活動,讓 Y世代覺得你是同一掛的。

    使用者通常擁有不同社群網站的帳戶,因此社群網站之間的互連性很高,例如 Facebook 和 Instagram 用戶有很高的連動性,因此你必須多管齊下,在其他平台上分享 Instagram 的圖片或文章,提高曝光率,並吸引其他平台用戶追蹤你的 Instagram 帳戶。 品牌商也可以在 Instgram 的個人介紹置入官方網址,然後在文章內用 CTA(Call to Action)的方式,例如「按首頁連結獲得更多資訊」,將用戶導去你的網站,(如下圖)。 資料來源:Mdgadvertising 矯情的行銷內容對視覺派的 Y 世代已經行不通,這或許是好事,因為你不用再為了華麗的辭藻想破頭。用圖片傳達你想說的話,並積極參與他們的文化,他們也會樂意被你佔有。 (本文轉載自「dcplus 數位行銷實戰...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1年1月11日 · Instagram(以下簡稱IG)在2012年被臉書收購之後,成為首個估值破10億美元的應用程式。 但一位前IG主管形容,臉書買下IG就像是把食物放到微波爐,食物能更快變熟,但你也很容易毀了這道菜。 廣告. IG在臉書庇護下,不用煩惱太多事情,新員工很容易覓得,新功能可以迅速推出。 臉書知道能幫助IG成長到10億用戶的所有訣竅,如果IG跟臉書一樣壯大,能直接複製策略。 但IG共同創辦人斯特羅姆認為太依靠臉書太過危險,可能會失去IG獨有特色。 他不想讓IG成為臉書,但IG的成長飛快,他難以兩全其美。 2014年IG上線第一檔廣告後,祖克柏認為是時候讓IG為臉書貢獻營收,希望當臉書成長減緩之際,IG可接下棒子,確保營收持續攀升。

  5. 2019年7月29日 · Instagram用戶心情最「厭世」 ) 對此,心理專家有幾個建議,一是,青少年每天使用社交網站的時數應避免超過2小時;二是,盡可能養成「IG空窗」的習慣,規定自己在特定場合絕不用手機(例如睡前及餐桌上),或強迫自己一整個月不上社交網站;三是,只訂閱工作所需或可信任親友的帳號,避免追隨名人或網紅IG,尤其,那些華美虛浮的泡泡糖畫面,經常是精心擺設,且充滿行銷目的。 廣告.

  6. 2023年7月7日 · 沒什麼進入障礙:如果你已經有Instagram帳號,那麼辦一個Threads帳號完全是無痛的體驗。 用戶可以直接用IG的名稱作為Threads帳號名稱,也可以選擇自動追蹤在IG上的所有或部份朋友。

  7. 2018年5月1日 · Instagram最毒為什麼針對近1,500名青少年和年輕成人進行的調查顯示Instagram是最不利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社群媒體。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譯. 黃維德. 天下Web only. 發布時間:2018-05-01. 瀏覽數:73220. Instagram雖然在自我表達和自我認同上表現不錯,卻也與高度的焦慮、憂鬱、霸凌和「害怕錯失」(FOMO,fear of missing out)有關聯。 調查所含括的5種社群網路中,YouTube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評分最高,也是唯一獲得淨正分的網站。 Twitter排行第二,接著是Facebook,再來是Snapchat,排名最後的則是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