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3日 · 屏東恆春半島近年成為海龜密集出現區域,有潛水教練在後壁湖海域發現綠蠵龜頸部與左前肢基端被廢棄魚線纏繞,擔心持續惡化恐危及生命,在成功大學鯨豚中心雲端指導下,順利移除魚線,送往海生館後續治療,目前海龜生命跡象穩定。

  2. 2024年4月22日 · 2024/04/22 17:48. 〔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澎湖群島海域遼闊,面積達7936.0015平方公里,比陸域面積123.7450平方公里大出甚多,自然出現不少問題,其中尤以海底廢網最為嚴重,任意拋棄在各海域的廢網,形成海底死亡長城,讓海洋生物觸網死亡,包括海龜、海豚、鯨魚等各式各樣海洋生物,都難逃其毒手,至今仍是問題的根源。 澎湖海洋志工隊今(22)日前往國家公園南方四島海域巡邏,在東吉北方發現一堆棄網,在海上漂流已很久了,成了藻類覆著的基石,也吸引很多海洋生物來寄居,飛魚也利用它來產卵,但很多卻被網纏繞而死。 一條海鱺魚為了吃飛魚,也被網纏住而死。 這本不是大自然的現象,但因為人類的行為,今天已成為大自然海洋的常態現象。

  3. 2024年5月10日 · 2024/05/10 10:40. 〔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繼今年澎湖海洋保育志工團隊,在東吉海域發現棘冠海星現身後,又在七美海域巡查時,意外看到今年的第2隻棘冠海星(魔鬼海星),地點是在七美(魚月)鯉灣海域,水深15米處,由於2者間有一段距離,尚未構成群聚大爆發的危害,是否會對珊瑚礁的生態破壞影響,後續發展仍有待觀察。 棘冠海星曾在澎湖南方四島大爆發,導致大量珊瑚白化死亡,讓外界聞之色變,2021年同樣戲碼在太平島上演,但澎湖發動「突棘」行動,手動移除棘冠海星策略奏效,近年來已罕見其蹤影,澎湖海洋志工隊在南方四島海域,看到今年第1隻棘冠海星現身,隨後又在七美(魚月)鯉灣再度發現其蹤影。

  4. 2024年4月25日 · 3分鐘的影片內容,希望鼓勵返鄉的年輕人們,讓他們知道這2年的海洋守護宣導(不使用防曬乳、不踩踏珊瑚等)、淨海淨山、海上救援等,還有在杜蘇芮颱風時,2個月災後重建,大家很努力,雖然民間能力有限,卻實實在在讓生態慢慢回來,海管處也給予這批青年高度肯定及資源協助。 海管處表示,因為2022年2月連續一週海水低溫與強勁風浪,造成澎湖南方四島優勢物種大量死亡,珊瑚覆蓋面積因此大量下降,由原本60~70%的珊瑚覆蓋率下降只僅剩10~20%的覆蓋率。 海管處與社區合作,一起進行珊瑚扦插的復育工作,期待得天獨厚的南方四島海域,重回色彩繽紛的健康珊瑚礁生態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澎湖東嶼坪珊瑚,在社區年輕人自發性維護蔚然成林。 (圖由東福提供)

  5. 2024年4月21日 · 2024/04/21 12:48. 〔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澎湖海域「紅潮」再現! 有民眾在西嶼濱海橫沿岸散步意外發現,整片海面佈滿紅色不明物質,還飄散一股腥味;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主任謝恆毅表示,今(21)日是珊瑚產卵的先鋒部隊,接下來幾個月將進入旺季。 每年農曆3月23日「媽祖生」前後是澎湖海域珊瑚產卵的季節,沿岸會出現大量紅色漂流物,但不同於藻類孳生的紅潮,澎湖老一輩稱為鯨魚分娩的胎衣,或是叫海銅油,意. 思是味道相當腥臭,也有人說是大魟魚產卵,其實這就是珊瑚產卵,原本是珊瑚的精蟲與卵子混合,但經過一夜及海浪拍打漂流,堆積到岸邊的都剩下珊瑚的卵子。

  6. 2024年4月27日 · 2024/04/27 10:53. 〔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曾在澎湖南方四島大爆發的棘冠海星(俗稱魔鬼海星),導致大量珊瑚白化死亡,2021年同樣戲碼在太平島上演,但澎湖發動「突棘」行動,手動移除棘冠海星策略奏效,近年來已罕見其蹤影,澎湖海洋志工隊在南方四島海域,看到今年第1隻魔鬼海星現身,因未達大爆發危險,先以觀察為主。 2008年2月初澎湖發生百年罕見的寒災事件,海水溫度驟降,造成大量野生魚類及養殖魚類死亡,甚至淺海珊瑚發生大規模的白化、死亡,許多海域珊瑚覆蓋率降低,藻類大量增生,醞釀棘冠海星大爆發契機。

  7. 2024年3月17日 · 2024/03/17 14:46.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今早在綠島雞仔海域,有潛客發現一尾條體長約7公尺的鯨鯊,人與魚近距離同游10分鐘,一旁潛客錄下難得一見的畫面,鯨鯊美麗身影一路讓人驚豔。. 鯨鯊俗稱豆腐鯊,是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重量可以達到42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